第202部分(第3/4 頁)
再後來,慕塵衣在與朝廷大軍一戰中正式跨入聖階的門檻,使得太祖震怒,舉世皆驚,於是白衣劍聖這個稱號不脛而走。
但非常可惜的是,自那之後,慕塵衣便再也沒有出現在世人的眼中,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是生是死。
時至今日,這個謎題終於解開了。
慕塵衣還活著。
而且活到了今天。
太祖皇帝死了,高宗皇帝死了,他還活著。
修行首要看天賦,然後看際遇,最後,看的是歲月。
三者缺一不可。
慕塵衣既然能夠被世人列入竹林七賢之一,其天賦自然是無可比擬的,而且他在自己最寶貴的青春歲月中遇到了洛丘,這就是天大的機緣。
最後,他見證了大縉王朝整整五百年的興衰沉浮,在這五百年中,他一日也不曾荒廢時光,卻從未真正出過一劍。
那麼,當他這一劍揮出的時候,該有多麼的石破天驚?
沒有人知道。
也沒有人想知道。
慕塵衣的那一跪,以及他口中的那一聲“大哥”固然讓縉帝三人有些不明所以,但他們並未深究,畢竟縉帝已經知道夏生身懷洛丘之傳承,所以他們以為慕塵衣跪的是夏生的老師。
更何況,此時並不是追究此事的時候,因為縉帝終於發現,自己即便能夠輕而易舉地殺死叱奴閻,揮手投足間廢掉舜的雙目,也並非舉世之內盡無敵。
他千算萬算,也絕對沒有算到今日自己最大的敵人,竟然來自五百年前。
論天賦,縉帝可以自認不輸慕塵衣,否則他也不會比裴旭和楊天笑更早就踏入了驚蟄之境。
論機緣,縉帝手握整個大縉王朝最好的修行資源,當然遠勝一個常年隱居長白山的老人。
但論歲月,縉帝卻差之遠矣。
唯一值得縉帝欣慰的是,他可以明確地感覺到,慕塵衣至少還沒有踏入修行之路的最後一片沃土,換言之,慕塵衣還不是時輪境強者。
如此,這一戰,便還有的打!
但在這之前,縉帝並沒有放棄最後一絲和解的希望,因為一旦此戰他與慕塵衣二人兩敗俱傷,那麼他在此番祭天大典上所做的一切,都將大打折扣。
於是縉帝突然開口道:“原來慕先生尚存人間,倒是讓朕有些驚喜了。”
聞言,慕塵衣這才轉過頭來,將視線落在了縉帝的身上,微微一笑:“何喜之有?”
縉帝雙臂輕輕揚起,理所當然地答道:“加上先生在內,我大縉現如今共有四名聖階之上的強者,放眼望去,四海之內誰能與之匹敵?這豈不是我大縉之幸,人族之幸?”
慕塵衣默然不語。
縉帝繼續說道:“若先生肯與朕聯手伐異,試問不論是妖族還是蠻族,誰還有資格做我們的對手?”
不可否認的是,縉帝的這番話的確沒有任何問題,作為一名千古帝王,他認為在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朋友,也沒有絕對的敵人,只要一切符合大縉利益的事情,都可以做得,只有共贏,才能開創出一個新的盛世。
但關鍵是,曾經在五百年前就站在朝廷對立面的慕塵衣,會答應嗎?
為了說服這位白衣劍聖,縉帝直接將這層窗戶紙捅破了,開口道:“朕知道,慕先生曾與太祖情同手足,也曾反目成仇,但那已經是五百年前的事情了,事實上,自從朕登基以來,已經做了很多事情,試圖彌補太祖當年所犯下的錯誤。”
“你們七位的罪名,朕已替你們洗清,你們當年所蒙受的冤屈,朕也已經替你們翻案,實不相瞞,今日大縉唯一的一位國公,便是當年竹林七賢之一,金甲靈聖的後人!”
此言一出,慕塵衣終於神色微動,他轉過頭來,看向夏生。
而夏生則乾脆利落地點了點頭:“這是真的。”
縉帝的聲音還在繼續。
“若先生致意要戰,朕也自當奉陪到底,只是你我二人若在此時此刻拼個魚死網破,豈不是讓外族人看了笑話?若先生肯以我大縉萬民著想,放下昔日之仇恨,朕可以讓你帶走夏卿,並承諾秦家永世繁華……”
既然是談判,那麼自然是要開條件的,此時縉帝已經拿出了自己的誠意,但很可惜的是,不等他的這番話說完,夏生就將其打斷了。
“但有一點不對,咱們這位陛下給所有人都翻了案,卻偏偏沒有為洛丘昭雪,當得知我身懷洛丘之傳承之時,便已對我動了殺心,今日若非你及時出現,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