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3/4 頁)
口氣,因著三叔父和四叔父是告假回來的,老太太又攆著他們兩個回去。
溫思華著實不放心老太太,和二嬸孃等人一天八次的勸解,讓老太太和他們到江南去住兩年,將身子養好了,三叔父四叔父也回京了,再跟著回來。
京城也算是老太太的傷心之地了,當年四叔父□歲的時候老侯爺在京城過世,老太太白髮蒼蒼的時候又接連沒了兩個兒子,差點兒斷了活著的希望,被勸了一段時間之後,也就答應跟著去江南了。
167、護送
等眾人都上了船,溫思華在二嬸孃那邊見了一個老太太,也總算是明白二嬸孃十分同意去江南的原因了——原來,二嬸孃的姨娘沒地方住了。
現如今侯府沒了侯爵,二嬸孃的誥命被收回去了,二嬸孃也就沒了能鎮壓佘家的東西了。佘老太太是對二嬸孃恨之入骨的,之前就派了人到處搜二嬸孃的姨娘,若非是二嬸孃將人喬裝打扮放到老太太身邊,怕是二嬸孃的姨娘就又有掉到火坑裡去了。
所以,二嬸孃就打算著,帶著全家先避開。真定府雖然有溫瓊華,但是環境太差,不適合養病。溫家宗族在金陵,但就因為是溫家的祖籍,所以也不能去,佘家絕對是能摸到那兒了。
思來想去,也就溫思華所在的江南是首選。一來,確實是她所說,是個適合養病的地方,不管是老太太還是溫雲松,都是要好好養著才行的。
溫家現在只剩下三老爺和四老爺撐著門戶,若是老太太有個萬一,怕是這兩位的仕途也要斷掉了,日後溫家想要再崛起,怕是要難了。
二來,思華在那邊生活了很多年,也算是有些人脈了,對那邊也熟悉了,他們過去了,也不會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了。
最最重要的是,江南人傑地靈,出的人才也比較多,文人名士多風流,江南人也多是些不太在乎那些官場起伏的名聲的。因著溫侯爺的事情,家裡姑娘們的親事必定是要受影響的,在京城肯定不會再找到合適的物件,到了江南,指不定事情就有了轉機。
“思華,你別生氣,到了江南,我會讓人將我姨娘送走的。”見溫思華瞧出來,小佘氏很是有些羞愧,現在她們一群婦孺,可是比不過佘家的,若是因為自己姨娘的事情連累了溫家,她心裡也著實過意不去。
可是,姨娘是生她養她的人啊……
溫思華見小佘氏不安,趕緊安慰了兩句:“二嬸孃不用擔心,咱們已經上船了,又有三叔父和四叔父的人護送,還有我外祖父家的人,佘家再怎麼大膽,也不可能這會兒動手的。只是到了江南,二嬸孃還是要多多注意一些,咱們家在江南,可沒有什麼根基。”
小佘氏連忙點頭,她之前就是想著江南人海茫茫,到時候姨娘混跡其中,佘家查不出來,就沒借口對付她們,畢竟溫家雖然敗落,卻還有兩位當官的,佘家又不是徹底不要臉面了,或者說,佘家也不是徹底不要臉面了。
小佘氏姨娘的事情,溫思華和小佘氏一起瞞了下來。到了江南,溫思華先帶著人將老太太給俺知道城外環境優美的莊子裡,二嬸孃則是偷偷派了可靠的人在城裡的某處買了一座小房子,將佘姨娘給安置了起來。
安置妥當之後,溫思華又派人往真定府送了信,目前這種情況,他是不能扔下老太太的,所以,暫時只能停止遊學,反正,程尚德已經教了他不少理論,剩下的,也不過是實踐。
“你也不用擔心,思華年紀不小了,這會兒照顧老太太,順便辦了三妹的婚事,正好是鍛鍊他了。”程尚德見溫瓊華看完信,臉上表情頗有些擔憂感傷,就笑著勸解了兩句:“蘇家的事情,沒宣揚開來,目前看著也算是好事兒。”
溫瓊華點點頭:“三妹命苦,眼瞧著要有好日子過了……”
“你要往好的地方看,幸好這會兒出了這事情,正好能看出蘇家的態度,若是等三妹嫁出去了咱們才能看清蘇家的真面目,那可真是什麼都晚了。”程尚德笑著說道,溫瓊華嘆口氣:“你說的,我也明白。”
可是這些,到底是安慰的成分居多。這世上總是女兒家生活不易,這種退婚的事情,說起來是蘇家嫌貧愛富,但是,最後影響的卻是三妹的名聲,世上總不缺少那道貌岸然舍人為己的自私之人。
況且,但凡是隻為自家孩子著想的,總是要考慮女方能給自家孩子帶來的勢力,溫舜英這種,絕對是首先要排除掉的。
“你且寬心,再等兩年,思華科舉,我若是能做好皇上交代的事情,也必定會升官,你到時候跟著榮華富貴,還怕三妹找不到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