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第2/4 頁)
後,自己究竟應該何去何從。
不過,以後究竟怎麼辦,終究是以後的事了。眼下還有一件當務之急,需要趕快辦理。那就是朱元璋的喪事。
操辦喪事者,原本應該是朱元璋的遺孀馬秀英。但她因為悲傷過度,心力交瘁,故此必須靜養。退而求其次,葬禮便由劉伯溫一手操辦。
由於朱元璋死法特別,是被冰封碎屍的。故此,並無遺體可供瞻仰。雖然,劉伯溫已經把所有屍體碎塊都找了回來。但現在天氣炎熱,這些屍體碎塊,根本儲存不住。不得已,只能儘快進行火化了。
朱元璋是明教教主,明教規矩,信徒死後本來就是火葬的。這種送行方式,總算和朱元璋的教主身份相得益彰。多多少少,也能掩飾一下他生前的慘敗。
喪事已經儘量從簡。但朱元璋屬下有許多將領,都分別被派駐在應天城的各處外圍據點把守。總要讓這些將領有機會趕回來,和他們的都元帥見上最後一面,然後才好下葬的。
故此,朱元璋火化之後,骨灰被裝在一個小瓷罈子裡面,再放進棺材。在都元帥府上佈置了靈堂,以供軍中眾將祭奠。預備打算過了頭七,再進行安葬。
這幾天之中,各地外圍據點不斷傳來緊急戰報。波斯明教大軍攻城掠地,勢如破竹。一天就攻破一處據點。各地據點的殘兵敗將,不斷奔逃回來應天城。更讓城內人心動盪,氣氛在悲傷之餘,更增加了幾分緊張。
但劉伯溫專心主持喪事,對一切軍情都不聞不問。地位僅次於劉伯溫的李善長,連同他座下的弟子胡惟庸,則顯得全然無動於衷。誰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在打什麼主意。
無可奈何之下,收攏敗軍,並且對他們進行各種善後安置的工作,只能由徐達和藍玉兩人負責進行了。常遇春則與湯和、胡大海等人一起,在城內佈置兵力,嚴防敵人進攻。
徐達和常遇春兩人,原本和十四皇子產生了衝突,以至於身受重傷的。使用正常方式進行醫治的話,他們至少要在病床上躺一兩個月,才能起床走動。想恢復武功,更肥有半年以上時間進行休養不可。
但十四皇子考慮到眼下這個形勢,徐達和常遇春兩位軍中大將,實在不能再缺席了。否則的話,應天城肯定保不住。為了履行對劉伯溫的承諾,十四皇子於是發動波紋替身的力量,對徐達和常遇春兩人進行治療。
當初在獵人世界,華石鬥郎直接被魔術師西索打死了。十四皇子仍然能夠發動波紋替身,把華石鬥郎重新救回來。試想,連死人都可以救活,何況徐達和常遇春只是受傷?
兩人傷愈之後,心情都頗為複雜。不過,他們倒沒像馬秀英一樣,把朱元璋的死亡,歸咎於十四皇子。只是感嘆陰差陽錯,世事無常而已。隨即,便全心全意,投入到佈置城防,收攏敗兵等相關工作上去了。
眨眼工夫,就到了第七天。也就是朱元璋的“頭七”。
都元帥府內眾人,文以劉伯溫為首,武以徐達為首,拍成兩列,前後走進靈堂之中,向朱元璋的排位,上香行禮,作最後的致敬。這個儀式完畢以後,朱元璋的喪事,便算徹底辦完了。
然而就在此時,靈堂之外,忽爾有絲竹樂韻之聲,悠然傳來。
還留在都元帥府外,未輪到他們進入靈堂祭奠的那些都元帥府將領們,本來已經如驚弓之鳥,人心浮動。驟然驚聞異變。少不免當場為之譁然。當下人人都下意識地抬起頭來,東張西望。可是剛剛仰首,立刻就見落英繽紛,香氣襲人。
不,那不是普通花瓣,而是蓮花之瓣。但見萬千蓮瓣,紛紛揚揚,如雨灑下。緊接著,但見真真若有若無的吟誦聲,更隨風飄來。
“天地不仁,萬物芻狗,聖道至大,彌勒降世,順昌逆亡。”
吟誦之聲越來越近,隨即,一團龐大黑影,當空降落。那竟然是……一頂轎子!
說是轎子,其實不如說是一朵巨大的金色蓮花。或者說,“蓮座”。
蓮座重量,看來總在千斤以上。卻只是由十多位童子負責扛抬。這些童子身穿肚兜,頭上梳了丫髻。看來頂多不過六七歲光景,長得肥白可愛。偏偏竟是神力驚人。扛著這麼沉重的一座蓮臺,竟依舊健步如飛,彷彿全部吃力。
蓮座四周,更有數十位身材婀娜的妙齡少女,不斷載歌載舞。她們手中,各自挎著一個花籃。籃子裡面,滿載新鮮蓮瓣。在歌舞之間,不斷灑下。
在場眾多都元帥府的將領,乍見這幅排場,不由得各自愕然一怔。隨即,眾將便紛紛大叫道:“是白蓮小福和蓮瓣侍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