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家宴過後,觀音奴與沈皓巖一起退下。她對九笛鳳羽花的種子好奇得很,翻來覆去卻看不出什麼特異之處,失望地道:“這就是沒藏空送你的種子麼?”
沈皓巖道:“說穿了不值一提,不過是用一吊錢在居延城買來的那伽花種子,也許錦囊比種子還值錢些。”
觀音奴惴惴:“到時候拿不出九笛風羽花怎麼辦?”
沈皓巖笑了笑:“只好賴到和尚頭上。”
兩人閒談一會兒,熹照飄然而至。觀音奴見他臉上的青澀之氣盡數褪去,連個頭也長高了些,不禁笑道:“幾個月不見,熹照真有點做官的樣子啦。”
熹照的臉微微一紅:“阿姐別拿我打趣了,阿爹正為這事兒煩惱呢。”
沈皓巖道:“熹照既已進士及第,朝廷自會授予官職,表叔還煩惱什麼?”
熹照道:“那也不一定,慶曆以後,朝中冗員漸多,即便中了進士,若列第四、五甲,亦只能在家中等候吏部銓選,稱為守選。我這次考了一甲第五名,依嘉祐舊制,當試銜知縣。不過官家去年登基,按例必有推恩,阿爹想借這機會為我謀一個更好的職位,這幾日都在與京中要員周旋。”少年輕輕嘆了口氣,“其實我倒願做個判官,在軍中歷練一番。”
觀音奴聽得頭疼,感嘆道:“還沒做官就這許多麻煩,真是難為熹照了。好端端地,幹嗎去套這名韁利鎖啊?”
沈皓巖搖頭道:“夜來,這話你可別在表叔面前說。”
別人說這話,熹照還可一笑置之,觀音奴這樣講,熹照便忍不住辯道:“阿姐不知,如今阿爹的生意已做得極大,不過就算富甲一方,在世人眼裡咱們仍是商賈之家,不復魏晉盛唐時的高門甲族。阿爹要我躋身仕途,是希望清河崔氏再度顯達於世吧。”
觀音奴知道父親對崔氏血統的重視,想到他把這麼沉重的擔子壓到單薄的弟弟肩上,對自己卻一味溺愛縱容,面上不禁熱辣辣的。
正好李希茗派人來喚沈皓巖過去,熹照亦自悔剛才的話過於輕狂,趁這一打岔,便把話題轉到旅途見聞上。
觀音奴將暗血城地宮中的歷險略去不說,大談西夏的風土人情,聽得熹照心嚮往之。
觀音奴說得興起,從行囊中抽出一卷《三京畫本》,拆開羊皮封面,取出兩張薄薄的白絹地圖,向熹照指點居延城及周圍的山川地理。雷景行的著作,熹照也讀過一二,卻不知羊皮卷中另有玄機。
觀音奴見熹照伏在燈下看得眼都不眨,驀地想起一事,道:“今年四月我到相國寺東面的榮家書鋪試印了一卷《三京畫本》,若比杭州陳家的還印得好,我便請大管事把寶應家中存的羊皮卷都取來,一口氣給師父印個幾百套,師父肯定喜歡。”
熹照的手頓時抖了一下,失聲道:“阿姐,你把地圖也拿去印了?”
“師父說過,地圖是國之神器,不可輕易予人,我好好收著呢。”
熹照越看越驚,追問道:“阿姐,雷先生的《三京畫本》有一百多卷,足跡遍及大宋和周邊列國,卷卷都附有這樣的地圖麼?不惟城郭裡坊、關隘道路、山脈河流,連那些少有人知的小徑和礦場都有標註,只怕比沈存中編繪的《守令圖》還精細。”
“就因為每卷都有地圖和文字印證,師父才取名兒叫《三京畫本》哪。沈先生年輕時在海州做官,師父遊歷到海州,與沈先生相識相交,並從沈先生處習得繪圖之法,比裴秀的‘製圖六體’還詳實呢。其後沈先生編繪《天下州縣圖》,反過來又得到四處遊歷的師父襄助。”觀音奴蔥管般秀氣的手指輕點地圖,“這圖是師父近年繪製,自然比當年的圖老練。你看圖中的道路里長、山嶽高度都是實測以後縮到圖上的,比如居延北城到這座山有三寸半,實際路程就是三百五十里。”
熹照困惑地道:“別的還好說,這山高怎麼測呢?”
“師父測圖有一整套工具,水平、望尺、幹尺、式盤、指南針等自不必說,另有一種弩機,是沈先生在海州任上時仿地底掘出的古物改制的,有三經三緯的格子,用算家的勾股法來測那些無法丈量之處。”觀音奴略為思索,將沈括晚年所作《夢溪筆談》的弩機一節背給熹照聽。熹照因應試之故,少讀這類筆記,聽得津津有味,末了感嘆:“沈存中之智,可謂海內少有。”
觀音奴嘆道:“師父平生最敬慕三個人,一是咱們神刀門的祖師爺冼海聲,一是蘇東坡先生,再一個就是沈存中先生。可惜沈先生和東坡先生政見不同,令東坡先生在御史臺大獄中蹲了四個月的‘烏臺詩案’,明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