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頁)
埃爾溫見程晉州過來,就將手上的活計交給了工人,笑呵呵的用很熟練的中文道:“程先生今天的不用參加討論會嗎?”
“出來散散心。小溫,這邊如何?”小程同學飄在空中拍拍埃爾溫的肩膀,態度很親暱。來自極西的機械師不光負責兩臺蒸汽機,他還要管理整個礦區的技術事務。包括多少人在哪裡挖礦,炸藥用在什麼地方,說是德安煤礦的技術長都沒有問題。而且最有趣的地方是,程晉州完全不用支付薪水給埃爾溫——人家是完全因為興趣愛好。
“人手不足是最大的問題。你什麼時候能把附近礦場的人都拉過來?”小溫是個講究效率的外國老頭,臉頰有些胖胖的,身體倒是很健康,手指粗而長,像是一隻用舊的螺絲。
他說的附近礦場,就是德安縣的原生小礦了。程晉州並不是本地唯一的礦主,自然也不是唯一的僱主。作為封建時期的一個小縣城,能夠招募到的社會閒散人員是很有限的,哪怕是已經成為礦工的男人們,最大的夢想仍然是買一塊地重新做農民。所以幾個小礦的競爭,雖然不會影響到挖礦的過程。但卻減緩了擴張的速度。
程晉州笑了兩聲,道:“我們才剛剛弄好了倉庫,現在就把他們毀掉,德安縣和附近的南陵等州,馬上就要沒煤用了。”
埃爾溫才不管這些,用腳踢踢下方的石塊遍道:“我已經準備好了,要想將月產量增加到1萬噸,就要增加至少2000人。”
“機器呢?有辦法用機器來做嗎?”程晉州來自現代,總是迷信機器的力量,自然是想要在本地複製後世的成功。
小溫笑起來皺著,道:“增加人手,增加炸藥,很快就會看到產量的上升。”
他不管銷售,才不在乎礦場裡會有多少煤炭的堆積。埃爾溫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小實驗,如何最大效率的開採煤礦。就算沒有程晉州的邀請,小溫亦會尋找到別的礦場。
程晉州託著腮想了想,道:“如果關閉那兩個礦場,我們最多也就是增加2000人。”
“然後再從其他的礦場招募人員。”小溫很看得開,大聲笑道:“我們要改革。”
“是要圈地才對,要儘量自願的將人從土地上分離出來。”程晉州腦子裡想的是英國人的圈地運動,姑且不論該運動對農民的影響如何,但它實實在在的創造了工人的來源——離開了土地的農民。
在過去的中國課本上,中國人將英國人的農民工浪潮。稱作是圈地運動,號稱是羊吃人的運動。但不管運動的表象是什麼,本質都是創造廉價勞動力。
工廠需要廉價勞動力,礦場需要廉價勞動力。
程晉州拍拍埃爾溫的肩膀,微笑著道:“小溫你放心,我會想辦法給你整出更多人來的。”
作為上縣的德安,有過萬戶的居民,也就意味著超過3萬以上的人口,更別說周邊的數個州縣了。
小溫於是安心的繼續去研究他的蒸汽機,程晉州搓著腦門,看似自言自語的道:“有什麼東西。能把人都從土地上擠出來?”
他翻著自主交易平臺看著,希望能找出什麼能利用的東西。
他要尋到賺錢的東西很容易,從平臺買進糧食,出售藥材和布匹的生意依然能做,而且每月都能有10萬兩銀子的收入。但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中,想要大量的銷售東西是不容易的。
另一方面,程晉州更想做出某種工業體系出來,至少是能夠提高他的能力,提升他的實力的東西,而不是簡單的金錢。
他邊想邊飄,像是個幽魂一般。接著就聽見下方的白靖喊了起來。
小程同學不由的嘆了口氣。
自從開始製造硝酸甘油,程晉州就向白靖等人灌輸了不少簡單的化學知識,例如幫助他們理清了化合物的概念,又或者簡單的化學反應。這些都是17世紀已經研究了的問題,但卻算不得清楚。
而三個月時間,雖然沒能大規模的製造出硝酸甘油,卻讓白靖等人萌生了發表成果的思想。
貢獻點,對星術士們來說是難以抵擋的誘惑。
而到了最後定稿的時間,白靖三人就會不斷的呼喚程晉州。
程晉州聳聳肩走了過去。
在團隊其他成員都在拼命發表論文的時候,小程同學自己也沒有閒著。雖然他經常會幫助白靖等人理清概念,但其他三人亦幫他做了不少實驗並記錄實驗資料,他自己的成果報告,其中有不少的內容,甚至直接請三人捉刀。
這一次,白靖卻沒有像以前那裡直接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