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5 頁)
金庸全集之《天龍八部》
作者:金庸
整理製作,並提供下載
釋 名
“天龍八部”這名詞出於佛經。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
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
·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
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天龍八部”
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
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
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並非至高無上,
只不過比人能享受到更大、更長久的福報而已。佛教認為一
切事物無常,天神的壽命終了之後,也是要死的。天神臨死
之前有五種徵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
出、不樂本座(第五個徵狀或說是“玉女離散”),這就是所
謂“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帝釋是眾天神的領袖。
“龍”是指龍神。佛經中的龍,和我國傳說中的龍大致差
不多,不過沒有腳,有時大蟒蛇也稱為龍。事實上,中國人
對龍和龍王的觀念,主要是從佛經中來的。佛經中有五龍王、
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對龍很是尊敬,認為水
中生物以龍的力氣最大,因此對德行崇高的人尊稱為“龍
象”,如“西來龍象”,那是指從西方來的高僧。古印度人以
為下雨是龍從大海中取水而灑下人間。中國人也接受了這種
說法,曆本上註明幾龍取水,表示今年雨量的多寡。龍王之
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羅龍王,他的幼女八歲時到釋迦牟尼所
說法的靈鷲山前,轉為男身,現成佛之相。她成佛之時,為
天龍八部所見。
“夜叉”是佛經中的一種鬼神,有“夜叉八大將”、“十六
大夜叉將”等名詞。“夜叉”的本義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
勇健、輕靈、秘密等意思。《維摩經》注:“什曰:‘夜叉有三
()好看的txt電子書
種:一、在地,二、在空虛,三、天夜叉也。’”現在我們說
到“夜叉”都是指惡鬼。但在佛經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
叉八大將的任務是“維護眾生界”。
“乾達婆”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
服侍帝釋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乾達婆”在梵
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魔術師也叫“乾達婆”,海市
蜃樓叫做“乾達婆城”。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
“阿修羅”這種神道非常特別,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
麗。阿修羅王常常率部和帝釋戰鬥,因為阿修羅有美女而無
美好食物,帝釋有美食而無美女,互相妒忌搶奪,每有惡戰,
總是打得天翻地覆。我們常稱慘遭轟炸、屍橫遍地的大戰場
為“修羅場”,就是由此而來。大戰的結果,阿修羅王往往打
敗,有一次他大敗之後,上天下地,無處可逃,於是化身潛
入藕的絲孔之中。阿修羅王性子暴躁、執拗而善妒。釋迦牟
尼說法,說“四念處”,阿修羅王也說法,說“五念處”;釋
迦牟尼說“三十七道品”,阿修羅王偏又多一品,說“三十八
道品”。佛經中的神話故事大都是譬喻。阿修羅王權力很大,
能力很大,就是愛搞“老子不信邪”、“天下大亂,越亂越
好”的事。阿修羅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論·卷三十五》:
“阿修羅其心不端故,常疑於佛,謂佛助天。佛為說‘五眾’,
謂有六眾,不為說一;若說‘四諦’,謂有五諦,不說一事。”
“五眾”即“五蘊”,五蘊、四諦是佛法中的基本觀念。阿修
羅聽佛說法,疑心佛偏袒帝釋,故意少說了一樣。
“迦樓羅”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