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一枚骨環都有無上法力,可以化為一頭陰陽白骨神魔。
除此之外,元辰白骨環還可以化為元辰白骨舟,六陽封神幡也可以化為六陽封神舟,前者為骨架,後者為蒙皮,兩下合一,便是百骨道人所設想的一件厲害法寶,太上之舟的雛形。
當初百骨道人祭煉此寶,是仿了七凰界道門十祖之首,老丘隨身的一件純陽法寶所創。
老丘的那件法寶名為太上化龍舟,百骨道人便把自己擬煉製的法寶名為太上之舟,光是名字,聽起來比老丘法寶,還要原本些,有跟道門第一人比拼之意。
林易當初謀求六陽封神法和陰陽神魔訣,為的便是祭煉“太上之舟”。
將來若是有什麼不開眼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魎膽敢招惹他,直接開著太上之舟碾壓過去,想一想就讓人覺得帶感。
第二天,林易出了城,向著城西摩雲嶺而去。和他同路的修士不少,但是彼此之間都相互提防,進了山後,都迅速的消失不見。
第一百章 以器觀人,魔影重重
雲氣飄渺的紫雲谷,風景依舊,但是進進出出的修士太多,已經很難欣賞到什麼了。
林易信步走著,谷口處竟然還有人售賣紫雲谷的地圖。他隨手買了一幅,上邊標註的很清楚,現在還未探索清楚的的地區,主要是深谷部分。
紫雲谷越往深處走,霧氣就越發的濃厚,其中還隱藏著一種奇異的力量,會干擾修士的**力運轉,但越是這樣,進去一試的修士就越多。
也有不少人從附近的其他山脈,又或者是地底進行探索,希望能有所收穫。
林易不久前就曾見到過,幾個修士駕馭著一件穿地的法器,遁入了地底。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普通人每日為了生計奔波,修士則為了長生奔波。
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
林易收起了自己亂七八糟的念頭,向著紫雲谷深處走去。
越是接近丹成,丹田氣海中的真氣,與眉心祖竅中的神魂相互吸引,心神就越發容易動搖。
百家諸派之中,有講究順其自然,清靜無為的;也有認為應該隨心所欲,百無禁忌的;還有推崇閉關靜守,斬我明道的,種種方法,都是前人所走過的道路。
後輩修士需要做的,就是從中選擇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條路,然後堅定的走下去。
這個時候,一個能夠指明方向的好老師,就顯得至關重要。
林易隨身的老爺爺玄妖道人,並不是一個好老師。他走的是野路子,某一天煉成了一爐仙丹,大喜之下,便神氣合抱,龍虎丹成了。
反倒是得自溫良的修道筆記,給了林易不少的啟發。
溫良一脈雖然因為缺少了練就元神的“最後一著”,所以歷代祖師並沒有人能證得長生,但是修煉到四階真君層次的人並不少。對於丹成這一關,筆記中有著詳細的記載。
從溫良的筆記之中,林易找到“以器觀人”的說法。一個人最喜歡什麼樣的器物,往往代表著他的性格。
性格決定道路。
如劍者鋒芒畢露,寧折不彎;刀者剛猛霸道,一往無前;槍著剛柔並濟,圓轉如意
從樂春縣到定陽城的路上,林易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
直到現在,他還沒有找到答案。
林易取出了永珍書,這將簡易的法器被他重新祭煉過,增加了一些的小功能。如攝像、查詢之類。
將紫雲谷的地圖錄入永珍書後,林易隨手將地圖收入了陰陽二氣**後,忽然看著手中的書卷,怔怔發呆。
“原來我心中最喜歡的,其實是書。”林易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尋找的答案,其實一直就在握在手中。
前世臥病在床的似乎,陪伴他的便是一本本書。
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後,從小大大林易接觸到最多的,也是書。他從書裡邊瞭解外邊的世界,開闊自己的眼界。
書,承載文明,傳遞知識,啟迪智慧,告別矇昧。
“這就是我嗎?”
林易微微一笑,不知何時,河洛天書已經出現在了手中。一道先天清氣飛出,將他的身體籠罩了起來,整個人便消失不見。
河洛天書之上,無數符籙真文,如星河一般盤旋著。這是由星河真經衍生出的一門推演之法,喚作“聖人無名”。
與太乙天遁陰陽陣相比,聖人無名雖然演算的範圍更小,但是消耗同樣也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