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同時,這座寺廟也是武學聖地,修行聖地,更是財富的聖地。
佛寺不用繳稅,田產又多,香火更是鼎盛,千年積累,富可敵國。
只可惜,在二十年前,因為大禪寺聯絡前朝遺老謀反,被大軍清繳,千年古剎付之一炬,財寶被收刮一空。據說大乾王朝的財政,從此變得空前穩固。
成敗興亡,實在是夢幻一般。
千古悠悠,世上從來沒有永恆的主角。
不過這也正常,和尚與道士不同。
佛教有著嚴密的組織,戒律森嚴,從一開始就是以度化信眾遁入空門為目標,入住寺院,實際上有具有大量的土地免稅避稅,使得朝廷損失大量的人口和稅賦。
不管是此界的大乾朝廷攻破佛門聖地大禪寺,還是地球華夏曆史上的幾次滅佛,歸根結底,都是佛教的發展壯大,已經嚴重損害了朝廷的利益。
而道門內部則派系林立,組織鬆散,事實上傾慕玄學,專注修道之士,多在家修行,與平常人無異,仍舊照常娶妻生子,交糧納稅,也沒有什麼特權。
少有真正出家,入住道觀,清淨孤修之人。
第167章 經脈是什麼
林易將手中佛經放回到書架上,大禪寺如果不倒黴,哪裡來得遺產留給其他人。
大禪寺倒下了,第一個吃撐的就是大乾朝廷,現如今的大乾有盛世的呼聲,朝廷如果沒有錢,拿什麼來開創一個太平盛世。
常言道,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從這一句話就可以知道,一個強大的王朝,一個太平盛世,對於處於社會底層的百姓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從這一點來說,大禪寺為天下蒼生,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也算是普度眾生了。
雖然大禪寺的和尚們,很不樂意。
所以說,不管是處於哪個世界,都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努力爭取成為大局的一部分,最次也要抓住大勢的尾巴,否則說不定哪天,就會像大禪寺的和尚們一樣,被迫犧牲了。
林易隨意的在藏書洞中行走著,走到了正中央的位置。此處擺著一個書架,在書架顯赫位置,放著兩部大書,一部是武經一部是道經。
兩部書都一大部,每部都有厚厚幾十冊。
這兩部書都是大乾王朝開國之時編著的。
武經是收羅天下武學編著的一部書。
道經則是收集天下道書編著的一部修煉之書。
林易翻開了兩部經書,武經開篇就講:“武學乃堅固肉身,超脫生死之道,絕非為了殺戮逞強。世間如苦海,肉身如渡海之筏。若肉身堅強,則能載人直達苦海彼岸。”
道經開篇則講:“世間如苦海,人之肉身如渡海之筏,然苦海無邊,筏終腐朽,唯有神魂堅固,則可捨棄舟筏,以自身之力,遊至苦海彼岸。”
這是闡述人仙之道和鬼仙之道基礎的兩部經書,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超脫生死。
世間是一片汪洋大海。
人活在世間,**就好像是渡海的船隻,而神魂念頭就是船隻裡面的人。
武術是講究修煉肉身,肉身堅固,可以載人安全渡過苦海。
而道術則講究是苦海無邊,船隻肉身終將腐朽,不如直接修煉神魂,就好像是讓人精通水性一樣,這樣就算是船隻毀滅了,人也不會淹死。
林易再翻看下去,人仙武道的修煉,分為練肉,練筋,練膜,練骨,練髒,練髓,換血,七大層次。
而鬼仙之道,則分為十大層次,為定神,出殼,夜遊,日遊,驅物,顯形,附體,奪舍,雷劫,陽神。
一般情況下,武道中“換血”之後的武聖,與“奪舍”層次的鬼仙,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武聖之上的人仙,大致相當於五次雷劫的鬼仙。
林易快速的翻閱了一遍後,將手中的兩部經書放回到了書架上,雖然他知曉武經中藏有大禪寺的過去彌陀經,卻也沒有現在急著下手。
“塗老,你的這些書,經史子集,佛經,等等都放在一起,根本沒有個分類,只怕讀的時候不好找。”林易笑吟吟的看著一旁的老狐狸說道。
“這個,老朽其實懂得也不是很多,對於書籍分類,也不甚瞭解。”
塗老說著,皮毛上微微見紅,好像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隨後它對著林易一拱手,道:“不知道先生能不能為我整理出一個分類?
這座藏書室,是我純狐一族的寶貝,等那些小狐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