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有些官員的確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但是他們的家人,親人,族人,往往是一查一個準。
不知不覺中,朝堂之上已經多了許多新面孔。
………………
時間已經是一年後了。
冬雪飄飛,林易站在香山之巔,欣賞著雪景,悠然吟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這一年的時間裡,他在改變這個世界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目標。
《水火陰陽要述》的精義如一道溪流,從林易心中流淌而過,念動之間,星河真氣從丹田奔湧而出。
七星法衣化為了一層聖德水波披在了他的身上,既像是清澈透明的河水,又如同夜空裡明滅閃爍的星光,洋溢著滋養萬物,澤被蒼生的氣息。
仔細體會,發現其中又潛藏著焚滅舊世界,孕育新希望的人道星火。
玉液九轉,第一轉功成。
林易伸手右手食指,三光神水與星辰真火交體出現,迴圈往復。只要他願意,頃刻間就可以完成玉液九轉第二轉的修行。
林易按捺住了心中的衝動,步子跨得太大,一不小心就會傷到自己。
壘實根基,放眼未來,方才是王道。
林易注視著指尖變化的水火真氣,心中想著:“接下來應該想辦法集齊七大先天真火,以及對應的七大先天真水,水火淬鍊,龍虎丹成。漫漫長生路,那時才算是真正的踏出了第一步。”
返回長樂府之後,林易看到了一個人,當今的大明天子,昭德帝。
今時今日的昭德帝,已經沒有了一年前那種不惜一切代價,只為求得長生希望的瘋狂。他身穿長袍,精神抖擻,腰懸金黃色澤,神聖莊嚴的天子劍,自有一番人道聖王的氣象。
昭德帝說道:“朕上次與真人論道,真人曾說,大明之患,一在於內,二在於外。現如今內患漸平,朕每每思及外患,都寢食難安。朕欲御駕親征,北擊建奴,真人以為如何?”
林易聞言,不禁啞然失笑,道:“聖上知兵乎?”
昭德帝搖了搖頭,道:“朕不知兵。”
林易接著問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聖上既不知兵,御駕親征,能否不干涉兵事?”
昭德帝略一沉吟,道:“朕做不到。”
“既如此,聖上不如遣一大將北擊建奴,何必親身犯險?”林易道。
“唉。”昭德帝嘆息一聲,繼續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心難安。”
現如今,大明王朝剛剛有點起色,就像一個正在恢復的病人,容不得半點的瞎折騰。但是東北建奴的問題,卻已經迫在眉睫。
因為就在數個月前,一個名叫努爾哈的女真人飛速崛起,相繼兼併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女真各部。
隨後女真族在努爾哈的統領下,築城池、設大臣、定法律、理訴訟、建立八旗制度。與之前鬆散的遊牧部落,已經是天壤之別。
天天惦記著外患的昭德帝,對於這件事情十分重視。
林易這一年來不是忙著修煉,就是在發展自家的符文科技,故此對於東北的事情並不清楚。
明白了前因後果後,他微微一笑,道:“這件事情,就讓我來代勞吧。”
第二十四章 隱門中人,宙光神晶
昭德帝聞言大喜,張口欲言。
卻聽到林易接著說道:“不過……”
“真人但說無妨。”昭德帝說道。
林易道:“到時候,我要借聖上的天子劍一用,並討一道聖旨。”
昭德帝手按著腰間的天子劍,這柄劍能夠助他引動天子龍氣,然後吸收煉化,補益己身。日積月累之下,他明顯的感覺到,他的身體越來越好。以前一頓飯連半碗都吃不下,現在進膳的時候能連吃幾碗。
過去太醫說起自己的身體狀況,都結結巴巴說的十分含糊,不敢直說。但是現在,太醫們敢直言不諱的說出來了。
昭德帝心中清楚,太醫們既然敢說出來,就表明他們有足夠的把握,能夠為自己調理好身體。
長生的希望依舊渺茫,但是長壽卻是真實不虛的。
所以他壓下了朝廷內外的反對聲,大力支援長樂府的發展。
作為大明這艘鉅艦的掌舵者,昭德帝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