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 頁)
、現在、未來三經之外所有的武學道術,只要你繞我一命,我願意奉你為主”
對於這些話,林易充耳不聞,他的目光穿過了龍魂所在的光球,落在了那本金色的“經書”上。
“如來袈裟,傳自於上古聖皇元,七階巔峰的神器,與八階的神器之王,太上道的永恆國度,造化道的造化之舟相比較,也只是稍遜一籌。”
相比之下,林易身上的太虛法袍,只是六階真形級數,還要更遜色一些。
不過,太虛法袍內有太玄三十六陣圖,一件法寶就相當於三十六件,妙用無窮。
林易雙手結印,腦後浮現出一尊似乎永恆不動的過去大佛,金色的佛光落在了光球之上,如同鑰匙開啟枷鎖一樣。
太始山的龍魂被拋了出來,光球慢慢的融化進入了下面的那件經文袈裟之中。
如來袈裟通體都呈現出了一種淡淡水晶的顏色,幾乎於透明和半透明之間,隨著光和色的流轉,逐漸澄清一色,是由無數不知名的經緯脈絡交織而成。
這些經緯脈絡,有的好像星圖軌跡,有的好像地理紋路,有的好像人的掌紋,帶著天,地,人的奧妙。
同時,這件法衣袈裟上,更是顯現出了一重重由上古文字寫成的經文。
這些經文簡單,字字都圓潤,伸長,似舟似橋,沉浮在無邊苦海中的模樣。
“超脫苦海,抵達彼岸。”
這是銘刻在如來袈裟之中的偉大意志。
第181章 天地無極,一炁混元
過去彌陀經是一把鑰匙,但是能否得到如來袈裟的認可,獲得聖皇“元”所留的“金剛波若波羅摩多”之道,則要看個人的機緣和努力。
大千世界,一元復始。
每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次輪迴,便是陽神高手也超脫不了這個極限。
唯有超脫大千,一元壽數,才能成大自在,大逍遙。
“舍利子,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林易一眼就看見了袈裟上的幾句經文,頓時以他穿梭諸界,修道求真的領悟,在靈魂之中就咀嚼出了深奧的意念,震撼著心靈。
不單單說別的,就說袈裟上的經文,就已經看得出了,這件袈裟是就貨真價實的上古神器,如來袈裟。
是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的貨色,不可複製。
這件袈裟的模樣,並不是一般和尚的袈裟,袒胸露乳的模樣,而是呈現出了一種古風!上古中古那種諸子的古風,寬大的袖子,衣帶,衣襟,腰圍,衣袂飄灑。
林易腦後浮現出無極道輪,緩緩的旋轉著,演化先天五太,一元永珍,隨後復又歸於混沌。
其中囊括了宇宙造化,大千生滅,這是獨屬於他的彼岸之道。
雖然林易的無極大道方才形成雛形,是一顆種子,但卻擁有無窮的潛力,無限的未來。
如來袈裟的靈性一點點的開放“金剛般若波羅蜜多”之道的經文,這是一代陽神高手,上古聖皇“元”的彼岸之道。
“萬幻皆空,唯我獨真。”
“天地無極,一炁混元。”
這是兩種不同的理念,求同存異,互相尊重,這是雙方進行交流前提。
林易對於如來袈裟,並沒有什麼必得之心。
不說其他,單是從力量論,這件七階巔峰的上古神器,就不是現在的他能夠強力壓服的。
道不同,不相為謀。
如來袈裟再怎麼厲害,那也是別人家的孩子,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
相比之下,太虛法袍才是自己家的孩子,需要用心祭煉,共同成長。
半月之後,林易離開了太始山。
如來袈裟繼續留在了地底的石室之中,默默的等待著它的天命之主。
春回大地,到處都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林易回頭看了太始山一眼,一握拳頭,他還是不夠強。
一件名震天下的上古神器就擺在面前,卻無法收服,說不遺憾,那純粹是騙人的。
生命中有千百種可惜,世事永遠不可能十全十美。
沒有人能夠將所有的好處全部佔據,該捨棄的時候,要勇敢的放手。
林易離開了中州,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他悄悄的來,悄悄的走,揮一揮衣袖,沒帶走一片雲彩。
黃粱鎮,此地連線著中州古道和南州古道,四面八方的客商都有聚集,論起繁華熱鬧,不壓於一省的大城。
這一天,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