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1/4 頁)
一粒塵來填海,一株草斬日月星辰。
這是赤松子的道,劍只是其形而已!
林易默坐,認真揣摩,以心來體悟,而不是隻學其形、記其劍式。
一劍破萬法,萬法歸一劍。
得其“一”足矣!
無極道輪在林易的腦後沉沉浮浮,吞吐著一道道混沌氣,交織出一條條紋絡。
又過了半個月後,林易才睜開眼睛,他沒有照搬學赤松子的劍道,但同樣收穫甚豐。
低頭一看,紫色的小東西也好像有所領悟,似模似樣,一本正經的,五心朝天,依然在神遊太虛。
林易將小傢伙抱著,起身向著湖畔走去。
赤松子並沒有在此地佈下殺陣,只是因為常年在此練劍,於主峰上留下了道跡,刻下過劍痕而已,無盡歲月後還能發出劍光。
林易對於石桌上的三塊玉書並不感興趣,他來到劍湖畔,凝望湖水,澄清透亮,若隱若無,有成千上萬道劍光聚納於水中。
這是赤松子洗劍之池,蘊含有不滅的劍光。這劍池早已通靈,可凝聚出無上劍意。
林易開啟太虛之門,一個大約十來歲,唇紅齒白的男孩,從中走了出來。
這是他的大徒弟,盤皇生靈劍的劍靈轉世之身,盤宇澤。
“師父。”看到林易後,盤宇澤高興的喊道。
林易伸手摸了摸大徒弟的頭,說道:“這裡是一位高人洗劍、悟道之地,你暫且在此閉關修煉一段時間。順便照顧好你三師弟,為師要下山一趟。”
“是,師父。”盤宇澤有些失落,但還是一口答應了下來。
林易又取出了一些靈果,丹藥,留給了兩個徒弟,揮了揮手,便瀟灑離去。
他正在泰山遊覽的道身消散,而後無聲無息的出現在了仙劍天池旁邊,但是並沒有現身。
…………
蓉城,林易從蜀山仙劍天池下來後,便來到了一個酒店,與三名來自印度的老僧相見。
這三名老僧雖然都蒼老的不成樣子,面板髮黃,瘦骨嶙峋,眼窩深陷,但依然健步如飛,身子骨很硬朗,吐字如銅鐘在鳴,帶著金屬顫音。
他們雙手合十,對林易施禮,神色祥靜,這三人橫跨了三個世紀,體味過紅塵百態,稱得上是高僧。
林易還禮,都坐下後,他右手隨意一揮,幾個盛有靈泉的水杯憑空出現,立時讓三位老僧驚異不已。
這次相見,是林易的道身努力的結果。
一切的根源都是源自於小石佛中古梵文,那是開啟通往靈山道路的鑰匙。
三名老僧也是為此而來。
靈山,是佛門的原始道場,早在釋迦牟尼統一該教前就存在了,那時的僧人損體修行,有大神通。
釋迦牟尼未立教前,地球上的僧人零散,靈山是唯一能召喚他們的地方,是一處神秘的古地。
很快,林易他們就啟程了。
進入藏地的無人區後,天空碧藍,偶有云朵,也潔白無瑕,無論是空氣還是景色都很純淨。
林易手託小石佛,以**力加持,讓其綻出無量光,最後其體內的幾個古字都顯化了出來。
三名老僧說出了一些佛教密語,乃是故老所留,也許能借此尋到靈山。
林易默唸佛咒,小石佛越發璀璨,一雙佛眼像是要睜開。
“天地有些不同了,快看,前方突然出現了一些大山。”一個老僧驚詫道。
這是一幅很怪異的景象,一座座高聳入雲的大山出現在了地平線上,氣勢磅礴,壓的人透不過氣來。
但是都很模糊,看不起真切,飄渺夢幻,巍峨立於天地盡頭。
“有一條路出現了,可是卻斷斷續續……”另一個老僧動容,指著前方說道。
林易一邊以**力加持小石佛,一邊念那些佛咒,遠方有一種無比浩瀚的力量湧來,一條古路蜿蜒而來。
一行人踏上了這條路,一步步前進,路旁古蹟很多,十分神秘,根本不像是現實的世界。
第269章 諸佛涅槃
這條古路蜿蜒盤旋,穿過一座座在塵世中根本看不到的巨大山嶽。
一路走來,林易幾人見到了許多破敗的古寺和坐化的僧人。
這些僧人都是有大神通者,才能踏上靈山路,但是最終難以抵達佛國淨土。
行走在古拙的大山中,蒼涼的氣息迎面撲來,林易他們覺得像是來到了上古年間,回到了蠻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