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推薦序 未來為什麼是溼的(1)
《網際網路週刊》主編姜奇平
伊凡娜丟失了手機,拾到者不還。
這件小事在網上迅速成為人人關心的熱點,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將眾多角色一一卷入進來。事情鬧大了。
類似的故事在這本書裡還有很多,其實講的就是未來的組織方式。
在克萊·舍基筆下,微軟軟體與開源運動在組織方式上的區別,象徵著舊組織與新組織(“沒有組織的組織”)的區別。
這其實也是軟體與溼件的區別。溼件(wetware)這個詞,由魯迪·盧克(Rudy Rucker)1988年在《溼件》中首次提出,後來成為新經濟增長理論的一個術語。新經濟增長理論把知識分為“軟體”和“溼件”兩種型別。“軟體”也稱“思想”(ideas),是編碼化的、儲存在人腦之外(如書籍、磁碟、錄音錄影帶等)的知識;“溼件”也稱“技能”(skills)或“只可意會的知識”(tacit knowledge),是儲存於人腦之中、無法與擁有它的人分離的知識,包括能力、才幹、信念(convictions)等等。我們可以把溼件理解為是處於生命狀態的東西,它和軟體可以儲存於無生命的程式碼狀態不同,和包括機器、裝置在內的硬體更是不同。所以說,微軟在軟體的維度中存在,而開源運動在溼件的維度中存在。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前現代的組織,是按硬體的方式組織的;現代的組織,是按軟體的方式組織的;後現代的組織是按溼件的方式組織的。所以,未來是溼的。
溼是很具體的,但是說未來是溼的,就顯得很抽象了。
說未來社會是溼的,當然不是指南極融化,海平面上升,把人類都弄溼了。前蘇聯故事片《辦公室的故事》中有段精彩對白,比較接近本意:
女上司嚴厲地質問男主角:“你說我乾巴巴的?”男主角嚇得搖手說:“不,正相反,你溼乎乎的。”
工業化,在本質上是乾巴巴的。用啟蒙運動的術語,這叫祛魅。工業化好比一臺烘乾機,將社會關係中一切帶有人情味的東西烘乾,然後用原子式契約將個體聯絡起來。我們把烘乾的社會關係,或者把社會關係的幹(猶如曬成的幹),稱為組織。每個生命體,一旦脫離了組織,就會感到惶惶不可終日。活的東西,反而要將就死的東西。
未來在本質上是溼乎乎的。當人們把組織像衣服一樣脫掉時發現,人與人之間可以憑一種魅力,相互吸引,相互組合。就像克萊·舍基在本書中描述的DIGG、MySpace、維基等各種情況一樣,人與人像日常生活那樣聯絡,憑感情、緣分、興趣快速聚散;而不是像機關、工廠那樣“天長地久”地靠正式制度強制待在一起。
這是人人時代,這是組織的日常生活化,或用克萊·舍基的話說叫“大規模的業餘化”。人人與人民的不同就在於,人人是一個一個具體的、感性的、當下的、多元化的人;他們之間的組織是一種基於話語的、臨時的、短期的、當下的組合,而不是一種長期契約。傳統時代的組織,是基於長期契約而存在的。這種締約方式所要節省的交易費用,在人人時代溼乎乎的潤滑關係中,是零摩擦或者可以忽略不計的;它所要集中來辦大事的資源,在“小的就是好的”臨時速配關係中顯得是一種浪費。
人人要靠社會性軟體聯結。按克萊·舍基的說法,社會性軟體是指支援成組通訊的軟體(Social software; software that supports group munications),它包括電子郵件、聊天室、部落格、開放原始碼等等聚集人氣的地方,不如說,它是一個協同合作的工作空間(a collaborative workspace)。部落格、Digg、MySpace、維基、搜尋引擎……這些都不是問題所在。它們只是技術,關鍵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改變。在雲端計算中,人與人之間,恢復了部落社會才有的溼乎乎的關係——充滿人情、關注意義、回到現象、重視具體。中國人把社會關係上的溼,叫做仁,說的就是一小群一小群人聚一塊堆兒,在人情、意義、具體現象中體驗人生。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推薦序 未來為什麼是溼的(2)
西方工業理性在帶來偉大進步的同時,正越來越多地把它的負面因素暴露出來。它把人性中的洪水制服了,卻又帶來了人性的沙漠。物極必反,所以,未來需要用溼來中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