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行平等、開放、民主、輕鬆的溝通,即便有好的想法也會在搖籃中被扼殺。因此,在官僚作風嚴重的組織裡,僅有單向的命令,卻沒有互動的有效溝通;僅有下級人員的執行,卻欠缺上下級之間的有效溝通。因為有效溝通必須是雙向、互動的,而非單向的說教或釋出指令。
第三, 團隊成員的信任。這又與組織文化密切相關,一種開放、民主、平等、創新的組織文化,會使成員之間相互信任和友愛,他們可以開誠佈公、暢所欲言的進行廣泛充分的交流,這將大大增加溝通的有效性。而一個封閉、保守、條規嚴格的文化體系中,人們之間缺乏應有的信任和坦誠,他們不敢公開發表自己的言論,也不願去理解他人,以至於深度交流和有效溝通的渠道被一層厚厚的心牆給封堵上了。
第四, 傾聽…理解…回應的技巧。在溝通中,傾聽不僅僅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技巧,更是一種心態和品格。善於傾聽、懂得傾聽的人,有著開放豁達的胸襟,接納包容的心態和謙卑的品格。然而,要做到有效傾聽卻並不那麼容易。因為在傾聽中往往會出現資訊接收和資訊理解上的偏移,要麼,是你的表述不夠清晰,對方無法完全理解,或你的肢體語言,讓對方錯誤的理解而產生誤會;要麼,是對方的陳述模糊、閃爍,讓你捉不到頭腦,只好想當然的猜測或按自己的價值標準、喜好去判斷而造成會錯了意。所以,善於傾聽和善於表達是提升溝通力的重要方面。
唐僧看了看全神貫注的三位夥伴又道:“其實,傾聽遠比表達更重要。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
在古代唐朝,外邦一個酋長派人給皇帝送來了三個金娃娃,並附加了一個條件,就要讓皇帝猜猜,這三個金娃娃中哪一個是最有價值的?這位皇帝仔細看了看金子的陳色一模一樣,又細心分辨了工藝,沒有任何差別,而後又稱了稱重量,三個金娃娃一樣重。這下可難壞了皇帝。
這事被一位大臣知道了,他向皇帝請求讓他來試試。於是,他拿了一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娃娃的一隻耳朵裡,結果這根稻草很快從另一隻耳朵出來了;他又將稻草插入第二個金娃娃的耳朵裡,這根稻草很快從金娃娃的嘴裡出來了;於是,他將稻草插入第三個金娃娃的耳朵裡,這根稻草掉進了金娃娃的肚子裡。
於是,老臣對外邦送禮的使節說:“第三個金娃娃是最有價值的。”外邦使節點了點頭,欣然回去了。
孫悟空撓撓頭說:“上帝賦予人們兩隻耳朵,一張嘴,就是要人們多聽少說。不僅要多聽,還要願聽、會聽,傾聽既有科學性又有藝術性。認真、專注的傾聽,表明你對對方的重視和尊重。正是你的這種誠懇謙遜的態度,才令溝通物件信任你、尊重你,並願意與你進行實質性的溝通。”
“理解是有效溝通中不可或缺乏的環節,而理解是建立在傾聽的基礎上,由此,又可對映出傾聽的重要性。”豬八戒也噘著長嘴 說。
沙和尚說道:“認識他人,就要用同理心,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場去理解他人,要感同身受,這樣對方才能敞開心扉,把你當成朋友和夥伴,願意接受你的幫助、建議、指導或方案。此外,快速、主動積極、有創造性張力的回應,對有效溝通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視的。”
清了清嗓子,沙和尚又道:“試想想,如果你夜以繼日地趕做了一個市場推廣方案,然後滿心歡喜地交給了你的上司,結果上司並未加以重視,而是將其擱置在一旁,沒有回應,沒有反饋,你的感覺會怎樣?可能會很沮喪。如果經常遭此冷遇,你的工作熱情是不是會大受影響?進而使你對這位上司產生不可信賴之感。以後你們進行溝通時,是不是會有意無意的產生牴觸情緒呢?”
作為管理者,要時常做做換位思考,你想要得到別人公正的對待,你就必須正確對待別人;你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擁戴,你自己必須率先垂範,成為榜樣。
唐僧感慨道:“在工作中,管理者總是抱怨員工這裡做得不好,那裡做得不到位,其實,管理者本身就有許多毛病需要改進。管理者應該捫心自問:對於員工的需求,我們認真傾聽了嗎?對於員工出現的問題,我們以同理心去理解和分析了嗎?對於員工的進步和成長,我們及時加以肯定和讚美了嗎?我們願意放下架子,騰出時間去指導和幫助員工嗎?我們願意與員工促膝談心、互動交流嗎?”
不要老想著從員工身上得到什麼,而應該考慮如何為員工創造一個寬鬆,有益於成長的環境。
孫悟空略顯激動地說:“清除邊界壁壘,不僅要推倒鋼筋水泥牆面,改用透明的玻璃牆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