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我的字典裡沒有“陌生”這兩個字
假設你被要求去出席一個盛大的陌生聚會。在這樣的場合,不同性格的人會如何反應? 也許紅色天生就活在人群中,當他們聞到人群的味道時,全身上下的細胞似乎立即充滿了激情和幹勁。
這就是為什麼紅色那麼熱衷於參加各式各樣有關無關的活動,在那些充滿小資、奢華或山野的活動中,他 們體驗到玩樂的真諦。
典型的紅色對人有著高度的興趣,這使他們容易打動別人。他們關注他人對他們的看法和評價,他們 喜歡成群結隊地去旅遊或者去某個地方。有些人也許只喜歡有一個親密的朋友,而典型的紅色絕不會那樣, 他們喜歡拉幫結派和群眾運動,在團體的氣氛中他們感覺到了快樂。
進入到陌生社交場合的紅色與其他性格相比,更容易迅 速融入環境,他們會非常自然主動地與周圍的人攀談。作為 最容易信任他人的性格,紅色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有可能是 我的朋友,雖然不至於像喬·吉拉德所說“我從來沒有遇見 一個我不喜歡的人”那樣誇張,但至少紅色開放和接納的心 態,讓他們能夠快速地和陌生人打成一片,結交起一大批的 朋友。
在典型的紅色字典裡是沒有“陌生”這兩個字的。當他 們晚上離開聚會時,除了今天晚上是否玩得盡興開心以外, 他們享受被人關注和喜歡的感覺;他們期待能夠交換上一疊 名片,以認識人員的數目多寡來衡量今天的戰績;而這些對 於藍色來講,是顯得那樣不可思議。對於其他人來講,紅色 喜歡談論故事和笑話,模仿其他人,讓你笑個不停。當他們離開房間的時候,你會突然感到房間的溫度下 降了,降溫的原因是因為那個充滿喜悅的紅色走了。
正因為紅色的熱情和開放的情懷,他們散發出的感染力吸引了相當的人群,相比較綠色的溫和與接納 的情懷而形成的“親和力”,紅色的親和力更具備個性魅力的要素;而藍色因為他們的嚴肅和距離感,往往 很難建立容易親近的感覺;黃色就更不要提了,我至今仍舊記得珠海格力電器公司總經理董明珠,在回答 “工作中如何體現女性的柔性一面”的訪問時曾說:“工作中沒有柔情可言,女性領導不是靠親和力來解決
問題”,“殺機”畢現,遑論“親和”?
花蝴蝶和冷美人
就像異常活躍的女性,紅色有著“花蝴蝶”或者“交際花”的美譽一樣,藍色女性總是給別人“冷美 人”般的距離感。藍色始終認為“我不認識你,為什麼我要相信你?”所以我寧願多花些時間,先來進行 彼此可能關係的探索。
進入到陌生場合人群中的藍色,不像綠色那樣,首先便找個地方坐下開始享受“能坐著絕不站著,能 躺著絕不坐著”的千秋大夢。綠色才懶得去思考到底周圍發生了什麼,旁觀本身就已經是一件無上的享受 了;他們也不像黃色那樣直截了當,目標明確,以能學到什麼或交換到什麼新資訊或認識了幾個可能對我 有未來影響的人為最高目標;藍色就是藍色,在眾人獨醉我獨醒的心態下似乎在思考和搜尋著什麼,一旦 發現能對上眼的,在半推半就的含蓄下展開交流。當晚會結束時,會因為找到了一個可以深入交流的知己 而認為自己今天非常值得。
紅與藍,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和價值觀,兩種人對於“朋友”的定義完全不同。這也難怪藍色總 是認為紅色是那麼膚淺,因為對於藍色來講,過濾朋友的圈子是起碼的事。一個人怎麼可能有那麼多的朋 友呢?而紅色也為藍色那種愛理不理的冷漠所氣憤,以紅色的角度來講,擴大朋友圈並享受朋友遍天下的
感覺,是符合他們的價值觀的。
在對於朋友的定義上,藍色秉持的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人生
哲學,紅色則更加寧願是“普天之下,莫非我友”的人生態度。
黃宗江的女兒曾撰文評價她紅色的老爸是如何好客以及為何好客,這也許對於藍色,是很好的理解並
進入到紅色內心世界的一個切入點:
爸爸好吃且好客。他什麼都能忍受,惟獨沒有朋友不能忍受。家中有了什麼好吃的,爸爸必要找個“吃 音”來共享。他的觀點是一個人吃沒味兒。老媽抗議了:“有事沒事的把人找來,一談就是大半天,你那些 東西什麼時候寫啊?少會點客吧!”爸爸原則上接受媽媽的勸告,提筆寫了一張佈告“寫作時間,概不會客 。” 當然這種佈告的無效是可以預見的。媽媽只好另想辦法,在外面為爸爸借了一間小屋。爸爸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