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走親戚(第3/3 頁)
飯,這事再從長計議。”
唐惜春、周湄都應了。
唐盛還是將此事同巡撫總督都通了氣,三人商量了一回,鎮南王府這麼熱火朝天的折騰,他們蜀中百抓撓心一般,偏生還不能亂打聽,以免被鎮南王府扣上“干涉雲貴內政”的帽子。但,這樣裝死人也太難受了。可是,沒有朝廷的命令又不好派官方人士過去表示關懷,以私人名義過去瞅一眼倒不是壞事。若能探聽些訊息回來,更是好事。
如唐盛拿來的這份看都看不懂的鎮南王世子結寫的稅率天書,儘管看不懂,也是有用的。
付總督與李巡撫都沒什麼意見,而且,付總督極大方地表示,“那就有勞唐賢侄了。唐賢侄早就是上知天文星宿,下知地理風水的人物,由他帶頭,最好不過。”
唐盛謙道,“老大人真是折煞犬子了,下官簡直為他愁白了頭。只是,犬子雖說精通演算之術,餘者之事,實在一竅不通。”
付總督暗想,唐慕雲還是這樣會說話做事,一笑道,“這次既是賢侄過去請教演算之術,派官員萬萬不妥。如今世子鹽課改制,重開邊藏貿易,無非還是商賈上的事。沈家人對這個是極精道的,不如叫他們再派個老成人一道跟著去,沿途幫賢侄處理些俗務也好。”
唐盛連忙道謝應了,三人又商量了哪些人一道跟了去,直待三日後,唐惜春諸人方起程,這已經是商賈們的效率了。如果是官府安排,估計半個月都走不了。
唐老太太滿心不捨,道,“這剛回來,怎麼又要走?”
唐惜春笑著安慰老太太,“祖母,不是去別處,是走親戚?”
“咱家在雲貴哪兒來得親戚?”老太太年歲雖大了,可是半點不糊塗。
“惜夏他表姨姥姥現在是鎮南王妃,我在算術上有些不大知道的事,想去請教鎮南王妃的兒子鎮南王世子。”
唐老太太皺眉思量了一回才明白這其中複雜曲折的親戚關係,道,“聽著倒是很了不得的官兒。”
“是啊,官兒大,學問也特別好。”唐惜春笑,“祖母,我聽說雲南有許多翡翠玉石,到時我弄些來給祖母打首飾。”
唐老太太笑,“我要那個做甚?你早去早回啊,見著親戚,跟人家問聲好。哎,聽說那西南沿子野人多,叫你爹多給你配倆侍衛。”
唐惜春笑,“我爹早給我配好了,不只是我一人去,還有阿湄、沈博他們一道。”
“什麼時候能回來?”唐老太太惦記的很。
唐惜春笑,“一兩個月就能回來。”
唐老太太有些不樂意,“要這麼久?”
“這也不算久了,我還得跟人家請教學問來著,這麼大老遠的去了,得把本事學會了再回來才好。”唐惜春倒很是樂觀。
唐老太太道,“惜時跟你一道去不?”
“他去青雲觀還沒回來,我帶阿玄一起去。”唐惜時一去青雲觀便沒了音信,唐惜春感覺阿玄是極願意同他出門的,就哪兒都帶著她。
唐老太太問東問西足問了一個時辰,唐惜春均耐心跟老太太解釋了,老太太雖不捨,也沒死攔著孫子不叫出門。其實老太太背地裡還常偷著樂呵,同兒子道,“我覺著咱們惜春越發出息了,盛兒,你覺著呢?”
這種背地裡賣瓜的事,唐盛真做不慣,主要原因是他對兒子的要求向來很高。不過,他是個孝順的人,便順著母親的意思道,“嗯,有些人樣了。”
唐老太太很是不滿,“你這是人說的話嗎?”
唐盛笑,“母親看孫子是哪兒哪兒都好。我小時候在村子裡唸書,只要不是第一名,必挨母親的揍。到孫子這兒,惜春只要不考倒數第一,母親就樂的不行。”
唐老太太笑呵呵地,“我享兒子的福就夠了,當然得對你嚴一些,這是盼著你有出息。到了孫子這兒,誰還願意天天唱黑臉來著。”
唐盛:你可真是我親孃,我來唱黑臉。
作者有話要說:世子殿下明小胖問:你是俺什麼親戚?
神仙唐惜春答:你母親的姨媽的孫女的丈夫的原配的兒子。
世子殿下明小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