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把他送回朝露殿(第2/2 頁)
十四歲時的崔家阿九,與洛神公子沈恪立在一處,已毫不遜色,如今風姿,又有何人能及。
陸子明不由看向階上的陛下,他不知當年洛神公子將那一朵凌霄花扔於階下,棄之如敝履,是否後悔過。
也不知陛下借華庭之變,手掌皇權,是否後悔過。
任憑他如何推演,如何不敢置信,這顆破軍而來的紫微星垣都已經有了微光。
不是錯覺,也不是幻覺。
哪怕勢微,周遭雲霧重重,微光乍亮乍暗,若有似無,但確實是紫微星無疑。
若這顆帝王星破障而出,這江山天下,難道當真由女子主掌麼?
可能麼?
陸子明在心中搖頭,那星勢彷彿風中燭火,海里孤舟,隨時都有堙滅的可能,註定了只是曇花一現。
阿容取了一幅面具,照舊是青面獠牙。
眼見新帝重新帶上,殿中有悵然喟嘆的,但更多的是鬆口氣,帶上吧,面具還是帶上吧。
看著這樣的身姿容貌,沒有鬼面面具,實在無法思考說話。
崔漾收了掌中摺扇,吩咐道,“丞相府總領宗正太常,選定吉日,督辦禪讓大典,自明日起恢復朝議,諸卿各司其職,政務奏疏直接送至宮中,朝中缺空多,比百秩以上官員,皆可上疏推舉一人,需得品德賢良端正,都去找吧,散朝。”
諸臣勉強提著精神謝恩告退,只是走時不是焉頭耷腦,便是神情各異,崔漾知曉硬仗才剛剛開始,也不著急,只吩咐楊明軒,“傳令太常寺,給范陽範大夫用最好的棺槨,上最好的祭品,封虛銜仁義侯,徐陵山腳下找一塊風水寶地,風光大葬了他。”
楊明軒領命。
郭鵬困惑,上前行禮,壓低聲音問,“陛下為何不將司馬庚非哀帝司馬節之子的訊息公佈出去,那些臣官知道他不是司馬氏血脈,也就不會造反了。”
這件事幾個心腹是知曉的,楊明軒四下看看,讓他慎言,“事關朝政,不能一概而論。”
很多話楊明軒也不好明講。
一則廢帝皇族血脈的身份一剝落,在普世人眼裡,司馬氏絕種,十三州郡必定遍地開花,割據諸侯個個趁機自立為王為帝。
二則司馬庚結束了大成數十年亂政,十二年裡大成短暫中興,司馬庚做皇帝,靠的不是司馬這一個姓氏,而是他的治國之能,愛民之心,連他與郭鵬這些人都不得不佩服敬重司馬庚,更勿論其他。
不管是死忠司馬庚的,還是中庸觀望的,都只會更在意主上是女子這件事,畢竟顛覆倫常,委實驚世駭俗。
但心裡話總不好同陛下講,哪怕他是真心追隨敬重女帝陛下。
楊明軒含含混混,只叮囑郭鵬勿要走漏風聲。
這位臣子有副九曲迴廊一般的玲瓏心腸,一句話得自一百個窟窿眼裡繞過才會出口,崔漾好笑道,“有什麼話直說便可,無緣無故我總歸不會砍了你的頭。”
楊明軒臉微紅,拱了拱手,與郭鵬一道行禮告退。
侍從稟告光祿大夫陸子明求見,崔漾叫他進來,她敬重陸桓學識氣魄,對待陸子明便也多了幾分耐心,聽他講完一通天象大勢,說她這顆亂星勢力微弱,無法撼動大成的根基,必不能成事,也並不動怒。
陸子明是據實相告,絕無半點隱瞞,“洛將軍若為皇后,必定名垂青史,是為天下第一賢后,將軍又何必做亂臣賊子。”
崔漾被逗笑了,問道,“聽聞當初陸先生隱居終南山下,是無意間見到司馬庚,相其面,才入朝為官的,怎麼,當初未曾占卜到此帝王有今日一劫麼?”
“順勢而為是命,還是逆水行舟是命,只怕先生也難斷定。”
陸子明語塞,崔漾收了笑,淡聲道,“並非辱沒先生學識學術,只是謀事在人,我崔漾若是信命,今日便不會站在這裡。”
陸子明再次語塞,洛麒麟從一個不學無術揮金如土的紈絝走到漠北霸主,如今走到龍椅上,已能人所不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