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己的觀點和說法受歡迎的程度。你會聘請一些專家來調查你這個人受歡迎的程度。比如,公眾如何看我,富人、窮人、女人和男人如何看我。在此基礎上,你會加強自己的強項,避免出現問題和錯誤。市一級的選舉需要幾個月時間。州一級選舉需要一年時間。總統選舉的時間長達一年半到兩年。只有真心想要做這件事,你才會有本事天天做。總之,你心裡必須有這種不滅的火焰才能去競選,並最後取勝。 袁嶽(Victor Yuan): 在中國,選舉的作用和形式都與美國有差異。選舉不是政治生活中的核心機制。目前有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兩種形式。村委會和業主委員會等都是直接選舉。間接選舉,主要用於現有的政務職位。從鄉長到縣長和省長都是間接選舉出來的,其方式是下級人民代表選舉上級人民代表,從人民代表中選舉政府官員。基層人民代表是直接選舉出來的。 以前,間接選舉基本上是一種形式。現在逐漸擴大的直接選舉帶來了新的東西,使人們體會到了基層民主的發展。今年,在基層人民代表的選舉中,有些人自己報名參選,還成立了競選辦公室。對於直接選舉,發展比較成熟的是業主委員會。尤其是一些利益受到侵害的社群裡的業主委員會,有些人非常積極地帶頭解決問題,從而慢慢形成了保護自身利益的組織,大家一起為利益而鬥爭。這種選舉是有實質性作用的。在村民選舉和縣區選舉中只是簡單增加了選舉權利,但是公共空間和公眾社會資本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在社群中,沒有可供候選人使用的資源,缺少公共服務和溝通,獨立的社會工作太少,社群動員不夠,難以形成新的公共人物。比如,雖然大家對原來的村長很不滿意,但只有現在這任村長是我們都認識的,而其他自然村(一個村下往往包括幾個自然村,自然村內的村民互相熟悉,跨自然村的人熟悉程度就不夠)的人我們都不熟。結果,原來的村長僅僅因為與人面熟,還會當選。中國改進選舉制的核心是改變公共生活方式,增加公共溝通,提供更多的社群服務,發展公共空間,產生新的社群領袖和公共服務人物。在目前條件下,選舉的問題是提名的充分度不夠,獲取的資訊不夠多。現有的選舉有助於排除一些條件相差太遠的人,但是不能有效選出最合適的人,不能真正廣泛培養和動員有公共服務熱情的人參與。中國的選舉有一些好的發展勢頭,但是實際上對選舉的研究,以及如何管理和鼓勵公眾參加選舉都做得不夠。  '返回目錄'  
兩件不可避免的事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在美國,納稅是非常引人注意的。美國人有句玩笑說,在人的一生中,只有兩件事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和納稅。後者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美國人對納稅問題看得很重。比較重要的稅是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分為兩種,一種是聯邦稅,另一種是州所得稅。其他稅種還包括銷售稅。買衣服,買可樂,買其他任何東西都得交稅。在我的老家奧斯汀,銷售稅是8%。也就是說,如果我買了一瓶可樂,花了1美元,實際上我要交1�08美元。還有房地產稅,如果我在奧斯汀買了房子,則還要為這處房子向市政府交稅。以我個人交稅的情況為例說明一下美國中產階級的納稅情況。我向聯邦政府交納總收入的30%~33%作為稅。在美國,得州是一個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州。我就不用交州一級的稅,而只交聯邦稅。在一般情況下,在我拿到工資之前,這種稅已經扣除了。我所拿到的是已經扣過稅的淨收入了。 我認為,作為一個納稅人,我確實有權利知道政府的稅收是多少,它用這筆錢做了什麼事情。這是我的權利。剛才提到了,我是政府官員,所有納稅人都是我的老闆。同時,我也是納稅人,我也是所有公務員的老闆。所以,我就更應該知道以上兩項。這兩項內容是法定必須公開的。每年,國會都花費許多時間來討論次年的預算,國務院和五角大樓的撥款及預算都要公開。我覺得:第一點,我有權利知道;第二點,我有權利參與決策過程,老百姓應該說了算。2000年,布什參與競選的一個主題是什麼呢?那時,美國政府的收支有盈餘。他的觀點是餘下的錢是百姓的,這個錢要還給百姓,所以他的觀點是減稅。這個觀點的對錯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這筆錢是百姓的。這種觀點在美國是普遍存在的。在交稅比例上,現在的情況是賺的越多,遞進稅越多。比如,美國最有錢的比爾·蓋茨交稅比例大約是總收入的35%,向下依次是31%、28%和25%。對於中產階級,收入達到幾千美元以上的,都要交稅。申報稅是什麼意思呢?你要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