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é文wén。”
這可能是講給剛入學的新生聽的——孔子說:各位弟子,你們來做我的學生,主要學些什麼呢……
他在宣佈他的教學內容?
對。孔子說:“當學生的——在內要孝敬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言語謹慎,但說到就
要做到;博愛大眾,但要特別親近其中的仁者。這樣修行之後,還有剩餘精力,就用來讀書
學習。”
這些,就是孔子的上課內容?
是啊。你仔細聽他的每一句話,是不是都在講人與人的相處之道啊?
孝、悌、信、愛、親……果然都是,而且,講的也都是一些合群的道理。怎麼他都教這些,讀書學習的主課,反而都放在剩餘時間?
孔子的學校有兩個特點:第一,它不像現在的小學、中學、大學,以讀書為主課,它更像一所禮儀學校,同學們在一起,讀書,練習,交流,娛樂……
頂多是個中專、大專吧,檔次不高。
你以為現在的大學檔次高啊?第二,孔子不單單“教書”,而且還“育人”。
教書,是教知識;育人,是教做人……
對,孔子覺得,先要學會做人,有餘力再去學什麼語文呀、數學呀、外語呀……
哦,他的主次,和我們正好倒一倒。
學而第一 1。7
子Zǐ夏xià曰yuē:“賢xián賢xián易yì色sè;事shì父fù母mǔ,能nénɡ竭jié其qí力lì;事shì君jūn,能nénɡ致zhì其qí身shē;與yǔ朋pénɡ友yǒu交jiāo,言yán而ér有yǒu信xìn。雖suī曰yuē未wèi學xué,吾wú必bì謂wèi之zhī學xué矣yǐ。”
●[同學錄·子夏]姓名:卜商,字子夏。孔子晚年所收的優秀學生之一。出身貧賤,學問紮實,文學專業的成績比較突出。曾在魯國的莒父擔任長官,後收徒講學。比孔子小四十四歲。《論語》中出場二十次,名列同學第四。
子夏的出場次數比曾子多,又比曾子大兩歲,他和曾子誰厲害?
差不多吧。孔子死後,他倆都當了老師,招了很多門徒,而且都教出了很厲害的學生——這個我們後面再說。
子夏這個話,是對他的學生講的?
可能吧。子夏說:“重視品德才學而輕視美色;事奉父母能竭盡全力;事奉國君能奉獻
生命;與朋友交往,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即使沒有學習過,我也認為他學習過了。”賢賢
:前一個“賢”作動詞,看重和尊敬之意;後一個“賢”,指品德才學。易:怠慢,不重視
。
和上一回孔子講的差不多,好像還要絕對一點——照子夏的說法,如果你能做到那幾點,
即使沒上過學,也很不錯了。
是啊。打個比方說,你們班有兩位同學:一位同學功課很好,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