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4/4 頁)
承第四代坂田藤十郎之名。而早在1994年,坂田藤十郎更獲得了“人間國寶”(重要的無形文化財產保持者)的稱號。據介紹,日本歌舞伎有著“人間國寶”稱號的人不過27人,而如今只有9個人健在,坂田藤十郎更是其中活躍在舞臺的3個人之一。”
“這麼厲害,是唱女角的?這讓我想起了中國的梅蘭芳。”一提到男扮女裝,開菲就想起那個著名的梅蘭芳。
“梅蘭芳?是什麼人物?”
“唱京劇的,在京劇中也是唱女角的,他獨特的唱腔開創了一個派別叫梅派!”這是開菲肚裡唯一的存貨了,對於京劇,她瞭解的實在是太少了。梅蘭芳之所以有名好像是因為他當初蓄鬚不給日本人唱戲。暈,怎麼隨便想到一個人都是和日本有關的,開菲閉上了嘴巴,中日之間的關係還真是不好說啊!
×××××
坐在臺下,開菲翻閱著安培給自己的有關日本歌舞伎的資料,這好像是他專門讓他司機買來的,感動著他的細心,開菲趁著開唱之前迅速瞭解這種獨特的文化。
歌舞伎誕生於400年前的1603年,近400年來與能樂、狂言一起保留至今。當時的歌舞伎(kabuki)並不是現在這樣的歌、舞、演劇渾然一體的藝術,也不是男扮女裝,而是一種加有簡單故事情節、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而且是女扮男裝。
歌舞伎的創始人是日本關西島根縣出雲大社的女祭司阿國,為了募集木殿的修繕費,她來到京都,改革了“唸佛踴”(唸佛踴經時的動作舞蹈),加入簡單的故事情節作為一種演藝公開表演,在京都、大阪等地引起強烈反響,甚得民眾歡迎,是當今歌舞伎的原型。阿國也因此成為歌舞伎的創始人。
歌舞伎的主題大致有兩類:一是描寫貴族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現民眾生活。
歌舞伎的演出內容,分為歷史上武士故事為主的“荒事”和民間社會男女愛情故事為主的“和事”。歌舞伎的舞臺佈景非常講究,既體現日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