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1/4 頁)
八部枯脈之中,第一脈是為蓮花上頂池,依石磯所言,這條枯脈的位置在人體的天靈蓋處,若是蕭百九被石磯教會了八荒金剛法神咒的總綱法神咒,在結合八部枯脈同時潛意識連線的本事,那麼體魄就會慢慢的強大,慢慢的不壞
第二脈名為闕庭通靈印,位於眉間泥丸宮,通俗的講,就是上丹田,現在蕭百九的上丹田已結成靈臺,丹元靈臺的基礎上若是在與其他七脈暢通,那麼這所謂的上丹田就會下達膻中陰陽交融池,在到下丹田的氣海漩渦。
第三脈名為神目雙胎井,位於太陽雙穴,此地是人體薄弱處,看似堅強,實則與下陰般脆弱,尤其是普通人,此地不可遭受重擊,縱然是修煉者也不行,若是真的捱了一擊數萬龍象之力的入微暗勁兒,腦幹中的那些糨子晃掉也並非不可能,這就是力道的作用,無論時候,修為,入盛之力,入微之力,都可用到。
恰巧,蕭百九在俗世的時候修煉的第一門功夫就是入微,入微,入盛,收縮自如。
第四脈名為中天破鏡山,在後中樞部位,也就是風池風府的周邊,此地是為重要神識宮府,若是被人擊殺這裡,那就會直擊腦髓,給敵人一個瞬間致命的打擊。
一個虛靈境的強者,就算化為巨獸,化為微物,也有他的過程,就像上次的神木,也就是現在的哮天犬,他就可以隨意化形,可這些無為都是有個過程的,不然蕭百九也不會將哮天犬禍害成現在這樣,中天破鏡山亦是如此。
中樞部位其實就是一面軟硬皆有的鏡子,在這面鏡子硬度強的時候,你不妨瞬時出擊,鏡子絕對會里面爆碎,若是此地化為軟如水面的時候,在大的力道,也沒用了。
只能用入微之力,他化為多軟,多散,你便用力多微,多變。
第五脈名為地鎖槐陽骨,位在膻中,此地是為中部丹田,也是普遍修煉者結丹的地方,通常一些修煉者沒打到這個級別的時候都會認為元丹是下丹田所結,其實不然,下丹田只是氣海,真正結丹的地方是肋骨口中間,也就是膻中穴,此地結丹,最為安全,最為妥當。
地鎖槐陽骨這條枯脈是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上面可通蓮花上頂池,下面可接八十一地眼,環環相扣,地鎖槐陽,丹結骨中,金剛誅天,陽氣之剛烈,並非別地可比擬。
這裡的周邊經脈,恰好是陰陽交融池,此地為陽,可真正的陰是在下面,這裡不過是兩者的結合點,中位不可缺少,上可通天,下可引地,上天下地,都指著地鎖槐陽骨為主心骨呢,這裡就如同蕭百九的第二地盤。
只有將雙腳鍊好了,人才能四平八穩的站立在地上擺起馬步衝拳,換言之,只有地鎖槐陽骨有了,並且順了,那麼人才可以浮在空中逍遙自在
第六脈名為天誅金鑾洞,位於命門,如果說地鎖槐陽骨就如同蕭百九的第二雙腳,那麼天誅金鑾洞就是為蕭百九的第二副身體,不因為別的,因為這裡就是命門,天誅金鑾洞,意如其名,命門就是蕭百九的金鑾洞,它就如金鑾洞那般珍貴,天誅就不必解釋了。
若是金鑾洞不穩,被天災所誅,那麼這個人也就死了,說明一點,八荒金剛法神咒之所以煉成後能夠遭來雷劫,與天誅金鑾洞有著直接關係,天誅金鑾洞是人體接引天地靈氣運轉法則的最重要塞,不得不通,不得不守。
只有將八部枯脈全部演成,八部枯脈才能相順相通,如此,就如同一張電網,哪個鐵孔都是電網的防守要處,若是電網有一絲疏漏,那麼就會被外力所毀滅。
第七條枯脈,名為巖魈混陰洞,此為人體最陰之處,位於合陰,也就是下陰中間最為堅硬處,那裡的經脈很是驕縱,骨外也只有一層軟軟的神經內膜,就是陰經的交之處,巖在此是為平骨,如岩石一般堅硬。
可是,魈字卻有來歷,傳說魈是山中意鬼怪,其狀似猩如猴,妖邪之極,可做一切壞事,可下一切地獄陰處而不自毀,也正是有了這種妖物,才有了第七條枯脈的比喻,人心就如同那魈一樣,若是邪惡起來,肯定比那魈還要魈,所以,它只能是在人體的最陰部位,巖魈混陰洞,此地與地鎖槐陽骨所接所連,當然,若是蕭百九將八部枯脈演不了,那麼兩地只能是老死不相往來。
這才是真正的陰陽,普通修煉者體內的陰陽脈絡,其實都是小巫,只有地鎖槐陽骨與巖魈混陰洞才是大巫,兩者一陰一陽,若在整個人體部位的比例來看,兩者就像是一個橋頭,一個橋尾,而橋的兩邊,則是很多羊腸小道,橋頭上面有複雜的識海,橋尾下面自然也有堪比識海複雜的腳心。
第八枯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