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部分(第3/4 頁)
看到這種希望後,都顯得非常配合政府的工作。甚至很多時候,都會義務幫助各支工程隊的建議。
直到韓安康似乎不是有意,來到這個小鎮時,他得到了這些小鎮居民的夾道歡迎。而看到小鎮日趨完善,韓安康心裡也非常高興。
甚至用李廣的話來說,建設這樣一個容納幾千人的新小鎮,根本不用韓安康再掏錢,直接由針芒傭兵團出資就行。只要礦廠開始運轉,這些錢很快就能賺回來。
為了保證針芒傭兵團,第一份家業的誕生,針芒傭兵團也在這裡,設立了一個傭兵團分部。除了明面上的護礦隊,武裝到了牙齒外,還有一個專門解決麻煩的傭兵小隊。
雖然這裡有蘇單一個鎮級的辦事機構,可他們更多成了政府跟礦業集團合作的分支。儘管覺得這樣有些不好,可看到小鎮的改變,蘇單政府也默許了這些。
對於李廣用俄國礦業公司名義,跟蘇單政府達成合作,韓安康在聽完李廣的分析後,也覺得李廣考慮的非常周全。
做為曾經能跟美立對抗衡的國家,俄國雖然在解體之後實力降低了不少。可歐美國家對於俄國,也不敢隨意招惹。(。pnxs。 ;平南文學網)
用一年不多的稅收,得到這樣一張保護符,李廣覺得非常值得。而在傭兵團裡面,俄裔的傭兵同樣不在少數,他們直接以護礦隊員名義進駐,別人也挑不出什麼刺來。
花了十萬美金,跟俄國駐蘇單大使搭上關係,俄國方面自然也樂觀其成。那怕他們同樣清楚,這家公司在俄國只掛個了名,其實根本就是家皮包公司。
只是不管如何,礦業公司有了收入,俄國方面同樣能免費得到不少稅收。又能增加俄國在非洲的影響力,這一舉兩得的事情,俄國方面又怎麼會不同意呢?
除此之外,因為李廣拜託了趙虎的原因,在東北聲望極高的趙虎。也替東北的一些機械公司,拉到了不少訂單。現在這裡使用的機械,大多都是華夏製造。
加上李廣派出的礦業公司,表示這是他們投資蘇單的第一步。後續如果合作順利,他們會把這種合作方式,繼續在蘇單方面推廣,到時所需採購的機械就更多。
並且李廣也答應了華夏政府方面,除了提供蘇單政府方面的礦產之外,其餘開採出來的礦石,將全部出口到華夏來。這意味著,華夏有了個穩定的礦石來源。
有了華夏跟俄國兩個常任理事國幫忙,加上蘇單政府方面得了好處,歐美國家就算想指責什麼。他們也不好干涉,正常的商業投資行為。
況且這些搬遷到這裡的百姓都清楚,只要礦業公司效益好,他們的收益就有保障。這意味著,歐美國家想搞破壞,也要看這些百姓同不同意。
聽完派遣到這裡的傭兵團主事官介紹,韓安康覺得,李廣的考慮比他周全許多。而且他也清楚,李廣希望以蘇單為跳板,慢慢將傭兵團的觸角伸到非洲來。
那怕將來在中東的大本營出了什麼事情,這些披著合法外衣的傭兵團分部,也會讓傭兵團擁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這一明一暗的配合方式,同樣是歐美傭兵團玩的把戲。
有了這些公司的存在,就能替傭兵團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資金。有了資金,就能招聘訓練出,更為精銳的僱傭兵,為這些公司保駕護航。
這種相輔相承的方式,不得不說是個好的發展模式。在瞭解到這一切,韓安康也就沒太過問此事。在小鎮替這裡的居民,免費義診了二天之後,重新返回了維和營地。
等到各方發現,一家俄資礦業公司,竟然堂而皇之進入**軍控制區承包礦區。還斥巨資修建了一個新型小鎮時,也不明白這背後到底是那個國家的支援。
其實他們又那裡知道,這家公司背後,站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人。正是這種錯綜複雜的情況,讓不甘被搶食的歐美國家,一下也不敢隨意亂動。
直到他們意識到,這家礦業公司,慢慢在蘇單開啟局面時。有了政府跟當地民眾的支援,他們卻無力阻擋這家礦業公司的圈地擴張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在維和營地,過了一個簡單的春節之後,隨著最後一批感染者康復出院。韓安康此次出國行醫的程序,也差不多宣佈結束。
只是對於隨張青山一起回國,韓安康卻提出想到處走走遊歷的話。清楚韓安康是個不太受約束的醫生,國家也不好多做硬行規定。
原本打算派劉中校他們繼續保護,可姜明浩等人,在過完春節已經抵達了蘇單。這意味著,韓安康希望以低調點的方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