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頁)
首戰告捷(1)
中美英三方約定,在臘戍開會協調作戰方案。1942年3月3日,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從昆明乘飛機,到達緬甸的臘戍。
臘戍是緬甸北部撣邦山脈一鎮,遠離中國雲南185公里,滇緬公路從這裡經過。
蔣介石夫婦來到這裡,英軍總司令亞歷山大在彼特酒家招待了他們。第二天上午,史迪
威也來到這裡。下午,中國遠征軍的主要軍官也來此接受戰鬥任務。
該來的都來了,蔣介石召開會議,將英軍總司令亞歷山大和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介紹給中國軍官們。然後說:“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我們組織了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司令長官部,下轄三個軍:第五軍軍長杜聿明、第六軍軍長甘麗初、第六十六軍軍長張軫。三個軍共10萬人,武器裝備有大炮、坦克。”說罷,他補充說,“原本由衛立煌將軍擔任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長官司令,因他另有任務,這一職務暫由副司令長官杜聿明擔當。”
先行入緬瞭解情況的商震、林蔚,分別介紹了日軍入侵緬甸的情況。史迪威在途中也蒐集了不少日軍入侵緬甸的資料。所以,聽了商震和林蔚的介紹後,他走近地圖,用漢語說:“現在敵情極其嚴重,3月8日中午12時,日軍攻佔了仰光,保衛仰光的英軍毫無戰鬥力,一槍不放就放棄了仰光。現在日軍正沿滇緬公路向北追擊英軍,滇緬公路全長963公里,已被日軍佔了一半。”他掃視大家,急切地說,“當務之急要由中國遠征軍到同古攔截才行。”史迪威將目光投向蔣介石說,“現在英國沒有戰鬥力,保衛滇緬公路的任務就全靠中國軍隊了。我建議馬上派一個師兵力抵達同古,蔣先生覺得如何?”
坦率的史迪威把英軍總司令亞歷山大說得無地自容,滿面通紅地低著頭。蔣介石看史迪威不顧及英國人的面子,讓英國人難堪,這令他心中十分暢快,覺得史迪威為中國人出了一口氣,開口說到:“英國人還是很厲害的,當年八國聯軍火燒中國的圓明園,在中國大肆搶劫,主兇就是英軍。他們這次被日本人追殺,丟了面子,可能是對這裡的地形不熟悉吧。”
亞歷山大經蔣介石這麼一挖苦,更是如坐針氈。這時,宋美齡覺得蔣介石做得有點不妥,便站出來打圓場,她向史迪威指指身邊的第二○○師師長戴安瀾說:“史迪威將軍,這位是中國遠征軍的先行師師長戴安瀾,你就向他下達作戰任務吧。”
史迪威的眼光投向戴安瀾。戴安瀾連忙起身,向史迪威敬禮說:“請將軍下達戰鬥任務!”
蔣介石為了體現自己的指揮權,不等史迪威開口,搶先說:“戴師長,你們師什麼時候開到同古?”
本來面向史迪威的戴安瀾一個急轉身,面朝著蔣介石,“啪”地立正,大聲地回答說:“報告委員長,我們二○○師六○○團和第五軍騎兵團,今晚可以向同古開進,由鐵路運送,兩天之內便可到達同古佈防。”
史迪威對蔣介石的行為稍有感觸,但大敵當前,聽了戴安瀾的回答後,指著地圖對戴安瀾說:“從地圖上看,同古有座大橋,最有效的阻擊辦法就是炸橋。有把握炸橋嗎?炸了橋後再堅守同古,你有把握嗎?”
“將軍放心,我們有把握!”戴安瀾回答。
蔣介石揮著手說:“那你馬上回部隊指揮打仗吧。你們師這一仗是出國第一仗,一定要打勝,讓美國朋友、英國朋友看看中國軍隊的戰鬥力。”蔣介石自信且自豪地說,眼睛看了看亞歷山大和史迪威。
戴安瀾返回臘戍師部,向全體官兵傳達了蔣介石、史迪威的命令,率領全師坐上火車,急如星火地趕往同古。
同古位於緬甸南部平原,處於庇古與曼特勒之間,距曼特勒190裡,是緬甸的中等城市,滇緬公路穿過同古城,是日軍北上必經之路。當時緬甸首都仰光已失守,同古在軍事上成了重鎮。
戴安瀾派出偵察兵前往同古,瞭解情況後,得知原來英軍有一個師保衛同古,英軍聽說日軍到了仰光,嚇得早幾天就撤出同古。中國遠征軍主力部隊正在路上,一時聯絡不上,加上英軍又撤走。這樣,第二○○師便處於孤軍迎戰之勢。
戴安瀾是安徽無為人,年幼好學,七歲入私塾就讀,11歲能背誦《唐詩三百首》,14歲拜安徽名人桐城派學者周紹峰為師,攻讀古詩,博得周先生的厚愛和器重。周看了戴安瀾寫的95首詩,驚奇地對朋友們說:“此子稟賦優異,後必有成,再努力10年,可成第二個李白。”
戴安瀾19歲那年,考入了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