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頁)
不僅父皇誇讚了本王,還把接待使節的差事交給了我,而且你沒瞧見,本王說了鄔埕的事情之後,宣王的臉都氣綠了,簡直是太爽快了!”
那男人聞言“哦”了一聲,神情依舊淡淡的。
容祉原本興沖沖的過來就是想要給這人分享喜事的,可是此時見到他神情後,心中的得意之情不由淡了許多,他皺眉看著那人說道:“先生怎麼不高興?”
“有什麼值得高興的?”
容祉一怔,想要說他今日力壓了慶王和宣王,怎麼不值得高興?
那人似乎知道他想說什麼似得,直接倒了杯茶遞給容祉,然後自己也倒了杯茶輕抿了一口淡淡道:“今日之事只不過是因為出其不意,才能壓住慶王、宣王暫勝一籌,王爺該不會以為此事如此就了了吧?”
容祉頓住,就聽得那人繼續道:“慶王、宣王只是因為左都御史的事情迷了眼,才讓王爺鑽了空子,事後必定不會和王爺易於,王爺卻在此自得自喜,王爺可曾想過,那差事若是辦砸了陛下會如何看你?”(未完待續。。)
347 一石二鳥
容祉原本得了差事滿心歡喜,卻不想被那人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
之前在宮門前的得意早就消散一空。
是啊,他得意了眼前,卻忘了之後。
容瀾和容洵的為人他很清楚,若不是因為柯興慶突然死了,左都御史的職位空缺了出來,把他們的目光全部吸引在了都察院上,他們怎麼會放過萬壽節的事情,那迎接外使的差事哪裡輪的上他?
他今日是在容瀾和容洵面前逞了威風,可正如先生所說,經此一事他必定也成了兩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必會想辦法在此事上動手腳,絕不會讓他這般輕易就在楚皇面前得了好,又讓他在民間和諸國之間得了名聲。
到時候他若是把差事辦砸了,別說得到楚皇誇讚,恐怕還會惹來雷霆之怒。
他眼前才不過得了一點蠅頭就這般欣喜,殊不知更難過的關卡還在後頭。
想到這裡,容祉忙收起臉上笑容。
他坐直身子對著身前端然喝茶的男人鄭重道:“是我一時失態,才會忘了先生囑託,還望先生勿怪。”
那人聞言點點頭,特別是聽到容祉口中的自稱從“本王”變成了“我”後,臉上的疾色緩和了一些。
“王爺,欲成大事者最忌急功近利,自滿自得,更要清楚敵我之間差距和所做之事的得失,否則只會遭人算計利用,王爺要時時記得月餘前的教訓。切勿重蹈覆轍。”
容祉聞言臉色一正,想起被他所累的母妃,想起那一日在宮宴上被父皇斥責之時。那些人嘲諷嬉笑的眼神,心中一緊,連忙抬起手朝著那人行了一禮道:“謝先生教誨,容祉必當謹記於心,絕不忘懷。”
那人點點頭,受了他一禮。
容祉行完禮後見那人神色稍霽,這才開口道:“先生。今日宮門前的事情是我衝動了,本來我攪了他們兩人的事情,又得了差事。就不該再刺激慶王和宣王,更不該拿鄔埕的事情來挑釁宣王,恐怕經歷這一遭,宣王必定恨我入骨。萬壽節接待使節的事情我怕他會橫插一手!”
那人聞言淡淡笑道:“王爺此言差矣。”
容祉抬頭看著那人。就聽得那人緩緩道:“我方才說於王爺的那些話,只是為了讓王爺時時留有警惕之心,而並非是因為王爺做錯了事。如今朝局難得呈平穩之勢,左都御史的事情就算王爺不說,陛下也不會這般輕易的將都察院交給你、慶王或者宣王中任何一人,此事慶王和宣王想必也很清楚,之所以開口索求也不過是試探陛下態度罷了,為的就是看陛下如今是否有立儲或者偏向之心。如今陛下借你之口將此事抹過,就說明他目前尚還未有決定。慶王和宣王都是明白人,又怎會不懂。”
“至於你說他們恨你入骨,王爺,就算沒有此事,難道你覺得宣王和慶王就能與你善了?除非你能絕了奪嫡之心,從此隱退不問朝政安心做個閒散王爺,否則你們三人刀劍相向是遲早的事情,你若不借著機會打壓他們,一旦被他們尋到機會,他們也照樣不會心慈手軟放過你。”
那人看著容祉有些怔愣的容顏,緩緩道:“大爭之世,人人皆爭,不爭則亡!王爺若無一往無前之心,又怎能成就霸業?”
“可是他們……”
“王爺是擔心慶王和宣王會在迎接外使的事情上橫加阻攔?”
容祉點頭,若換做是他,也定不會讓他們兩人那般容易討了父皇的好,他們三人爭了數年,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