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 頁)
爺。”論起演戲,陸小鳳自然也是有幾分演技的,“王爺自京師而來,不知家父家母可還安好?”
“太師好著呢。”靜山王爺在心裡冷哼,龐老賊只會和稀泥,兩邊不想沾,“龐姑娘不必掛心。”
“如此民女便安心了,”陸小鳳有些狐疑地看著他,道,“王爺今日到此,是有別的事吧?”你這擺明是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啊。還好,賬簿已經讓展小貓帶走了。
你註定竹籃打水一場空!
嚯嚯!
靜山王爺趙鈺略微遲疑了一下,道:“本王聽說龐姑娘前些日子在歙州知府陳謙的書房拿了本書?”
陸小鳳作恍然大悟狀,道:“是呀,是取了一本書,本是陳大人早就答應替我尋找的,只沒料到他會下獄,不過好在陳大人還記得此事,我自己去他書房取了也就是了。”
“本王想看一看那本書,不知是否可以?”
“可以啊。”陸小鳳十分爽快地轉身到屋內去取了那本書出來交給他。
靜山王爺看那書封頁之上寫著《歙硯品鑑》,便信手翻了幾翻,裡面俱是關於歙硯鑑賞製作的,卻非他所想的賬簿,但這並不能除去他對陸小鳳的懷疑。
“龐姑娘對歙硯有興趣?”
陸小鳳微微一笑,“俗話說入得寶山,豈可空手而回?
我既來了歙州,到了這新安縣,若是沒能尋幾方好硯回去,恐是要被爹爹教訓的,故而便找陳大人要了這書冊也好鑑賞硯臺品質。”
這姑娘所說皆入情入理,靜山王爺是一點兒端倪破綻也沒能發現,但賬簿關係重大,他卻不會就此罷休。
“這官驛之所畢竟過於簡陋,姑娘不如隨本王到欽差行轅去住如何?”
陸小鳳遲疑了一下,道:“不瞞王爺,民女其實也知官驛簡陋,不過隨王爺到行轅總是有些不妥。
如今歙州知府陳謙已經被王爺下到大牢,府衙空置,如果可以,我想到府衙去住,這樣也便宜我去檢視陳大人書房中的一些藏書。”
“這當然沒問題。”你離了官驛,本本才會搜查你現在的住所。
“那我晚些時候便搬過去。”
“不如就下午吧。”
“也好。”
陸小鳳讓小禾他們收拾了東西,便正式搬到了府衙。
而他們離開之後,靜山王府便命人裡面仔細搜查,結果——當然是什麼也沒能搜到!
原本就不存在的東西,他們能搜出來才是見鬼了。
而另一邊,王老實帶著一對兒女順利進京告狀。
因著歙州有民變之兆,王丞相也不敢等閒視之,終於將此事驚動了仁宗皇帝。
仁宗皇帝當即下旨令包拯前往歙州處理察查此案,確保勿枉勿縱。
龐太師如今也知道義女人在歙州,心裡不免也有幾分掛懷,因此,縱然是有些不甘願,還是拜託了包黑子一下幫忙照看一下,可能話讓她早些回京來。
包拯自然是一口答應。
目送龐太師離開,公孫策由衷地說了句:“太師真是愛女心切啊。”
“為人父母者,俱是如此。”包拯也感嘆了一句。
“大人是心有所感啊。”
包拯笑了笑,“咱們準備準備儘早啟程吧。”
“學生這就去準備。”
而在歙州,靜山王爺趙鈺因久尋賬簿不到,下了狠心,直接要對知府陳謙行斬刑。
雖無把握有勝算,但是陸小鳳還是在刑場亮出了自己的御賜金牌,直陳對歙州知府陳謙所犯之罪有異議。
“王爺,這陳謙乃是一州知府豈可如此輕判斬刑,”陸小鳳環視一週,“況且,王爺難道便看不到百姓群情激奮嗎?”
“這陳謙違抗欽差,辦事不利,制下不嚴,致使民亂驟起,本王如何判不得他斬刑?”
陸小鳳擲地有聲地道:“王爺便是判不得,因王爺不是皇王欽差。”
百姓也有哄嚷。
靜山王爺臉色不些不豫。
此時,趙秋堂在一旁出聲道:“小王是欽差,那便判得了吧?”
陸小鳳道:“小王爺也判不得?”
“為何?”
“小王爺便是激起這民憤之人,又是當事人,你判陳謙有以公謀私之嫌,本官有權置疑。就是到了聖上面前,本官也是如此言辭。”
“笑話,小王有皇上御賜的紫金錘為憑,可先斬後奏。”
“明知是錯卻視而不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