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4 頁)
到後來,他已進入渾然忘我之境,根本無需理會黑衣人如何進攻,只需不停地以神奇之步伐遊走閃掠,從而次次化險為夷!
範書本已慌亂的心緒一下子平靜下來,便不再考慮其他,只知將此步伐一次次地施展出來,同時配以絕世刀法,登時有了詭秘無定、神鬼難測之勢!
黑衣人驚怒不已!
而武帝祖誥也是暗自驚訝,他沒想到範書的悟性竟如此高明,實是大出自已預料!沒想到今夜先是見了武功已躋身絕世高手的牧野靜風,如今又是一個武功雖略略遜色一籌,但悟性驚人的範書,不由心生唏噓,暗道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武帝祖誥居於青城山巔數十年,每日清晨便可見山腰山巔雲霧繞繞,氣象萬千,日久而天長,武帝祖誥憑著他非凡之武學領悟力,日觀雲霧之相生相息變化無常,創出一套步伐,分為四四十六步,暗蘊風雲變化萬端鬼神莫測之機理,故名為“風雲步”。
只是這些年來,他閒居於青城山巔,從未有人與他交戰,故“風雲步”從未用於實戰中。加上他的江湖地位尊崇無比,臨戰之時,亦不可能用這種功夫。“風雲步”雖是深奧玄絕,有瞞天過海般的風雲變幻,但它終是以閃讓為主的武學,與被人尊為“武帝”的祖誥之身份大不相稱!
故武帝祖誥雖對此飄逸神奇的步伐偏愛有加,但真正臨敵,只怕不會去用它的。
沒想到今夜卻將它派上了用場!加上武帝祖誥自己對武學的領悟力極佳,故對同樣天資不凡的範書頗為欣賞,再見他這麼快就能將“風雲步”使得嫻熟有加。而且,絕不拘泥於固定的方位腳步上,而是把握“風雲步”之內在精華,如風隨雲動般步隨心動,更是讓武帝祖誥感到滿意,心想:“風雲步為我一人所有,只怕永遠沒有大放光芒的時候,今日範書用上它,卻也不曾辱沒它!”
範書無意中得一絕世武學,精神倍增,便見他身形飄忽無定,在方寸的空間亦可有萬般詭變,讓人目睹之不免有目眩神迷之感!
但如此下去,雙方又該相恃到何時?
範書這個念頭剛剛冒起,忽覺一股似乎要席捲一切的無形罡烈之氣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範書大駭!
他感覺到了一種危險的氣息向自己逼近,而他卻對這種潛在的危險一無所知——這才是最可怕的!
果然,本已無影無蹤之黑衣人的驚人內力突然在範書身子的四側湧現,成排山倒海之勢從各個方向朝範書壓迫過來!
這時,任憑再如何神奇的步伐,也已是無從發揮效力了,此時的範書頓時如同狂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能否免去被吞沒的危險已不在於小舟本身!
顯然,黑衣人已把他自己的賭注全下在這驚世駭俗的一擊上了,此招之可怕並不僅在於它的威力絕世,更重要的是在威力進發之前,它是無聲無息的就如同噴發前安寧的火山!
正因為無跡可循,所以範書也無從亦無法搶得先機。
範書的腦子頓時一片空白!只覺得如山一般的壓力卷向自己的身軀!範書已在下意識中將自己之內力提至極限,但對方的真力卻仍是所向披靡之勢!
刀拳相接!
範書手勢、身法一變再變!
但對方的拳心與他的刀背便如膠著了一般,無論他如何變換,仍是緊緊相挨,對方源源不絕的功力如江海之水由刀身直貫入範書體內!似可接天引地般的真力,無需多久,他定會血脈心肺巨爆而亡!
“咔嚓”一聲爆響,範書腳上的青石如同刀削般陷出兩個腳印!
範書臉色由紅變白,復而變為鐵青,一縷鮮血慢慢地由他口角滲出!
此時他連呼救聲也無法發出,若是一開口,只會立即導致致命的結果!
他的心中掠過一種絕望與後悔!他決不甘心如此死去!
一聲輕嘆,勢在必得的黑衣人忽覺身後有一道飄逸不定的勁力向自己襲來!冷風中似弱似強,難以捉摸!
但無論如何黑衣人已不得不分神去應付!因為在他身後的人是武帝祖誥!沒有人能夠忽視祖誥的攻擊!
也許,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已獲得了某種成功,能逼得祖誥與他人聯手出擊,而且是從敵人背後發動攻擊的人並不會很多!只是這樣的“成功”並不是黑衣人所需要的!
如果沒有範書,他的一切計謀都已成功:牧野靜風成了被整個武林仇恨的人,而武帝祖誥在重傷之後,也不可能與自己相對抗了——而範書的出現卻改變了這種近乎必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