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笑了,接近茶壺,美滋滋地喝了兩口,然後指了指一小塊空地。
牧野靜風明白過來,就在那兒坐下了。
乾巴老漢又好一頓說,說了足足有半個多時辰後,方道了聲:“他奶奶的,這事不好說!”
這是他每次宣佈靜場時的一句話,一聽這話,大夥兒就自覺地離開,今天也不例外。
例外的是牧野靜風,大夥兒都走了,他卻留了下天。
乾巴老漢眯著眼道:“是有求於我吧?”
牧野靜風道:“明人不說暗話,我是想找幾個人。”
乾巴老漢嘿嘿笑道:“我是光說不練的主兒,你怕是求錯人了。”
牧野靜風道:“沒錯。我看你老人家是說古論今,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該你知道的,你就沒有不知道的。”
牧野靜風給他套上了一頂大高帽。
乾巴老漢的眼樂得到小了,他道:“你且說說,也許我也能幫上一點忙。”
牧野靜風故意漫不經心地道:“我想知道當今武林有哪些絕世高手。”
他相信以他師祖的武學經典,再加上他父親的幾位師兄悟性都極高,以三十多年的時間潛心研究,如果還活著的話,一定已是絕頂高手。
乾巴老漢看了看他,上下打量著,眼神有些古怪,半晌方道:“小兄弟,你是不是江湖中人?”
牧野靜風心裡沒有多少底地道:“當然是了!”為了證明這一點,他故意把腰間的劍弄得響起聲來。
乾巴老漢道:“身為武林中人,這樣的問題卻還要問我這毫無縛雞之力的老頭,倒是奇哉怪也!”
牧野靜風忙哈哈一笑,藉口掩飾道:“在下自然知道一二,只是所謂當局者迷,我想也許你們局外人看得比我們更清楚一些。”
乾巴老漢聽他如此說,語氣有些鬆動地道:“你問他們為的是什麼?”
牧野靜風一轉念,含糊不清地道:“人往高處走……再說我對自己的武功……”
乾巴老漢以一位智者般的語氣道:“年輕人啊,總是有那麼多野心!待到摔得頭破血流之時,想走回頭路,已是遲了。江湖中多少人都像你這樣想借名人出名,或依附於他們,或設法打敗他們——可真正成功的又有多少呢?”頓了一頓,又道:“其實這與官場上倒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人是官迷心竅,你是武迷心竅……”
《正邪天下》卷一終
第二卷
第一章 武迷心竅
牧野靜風被他一頓奚落,心中卻也頗為高興,因為如此一來,對方肯定會再說些什麼。
果然,乾巴老漢道:“看在你送給老兒我一壺茶的份上,我便倚少賣少,說說我的一管之窺吧。”
牧野靜風正襟而坐。
乾巴老漢道:“武道有加官道,也有正邪忠惡之人。先說正道吧,也就是白道,白道七聖想必你是知道的。”
牧野靜風微微一笑,他只能借笑來掩飾自己其實他對江湖的瞭解全來自空靈子,而空靈子所瞭解的是五六十年前的江湖江湖風雲多變,誰知道最近會有什麼樣的變故?
好在乾巴老漢是個竹筒子,有多少豆就倒多少縣。
只聽得他道:“對於白道七聖,各自的說法不一。但比較多的說祛自是指如下這些人。”
“其一自然便是武帝祖浩。至高無上者方能為帝,對於他的武功,武林黑白兩道莫不拜服,只是他一向如同閒雲野鶴,尋常人連見他一面都絕無可能。”“另有二位就是被人並尊的日劍、月刀,日劍名為蒙悅,月刀名為司狐,但武功名望高到他們那份上的,名字就會慢慢地被世人淡忘了,記下的只有他們那可與日月爭輝的刀與劍。”
“少林掌門入的師叔苦心大師雖然已閉關五年,但他仍不失為白道的七聖之一,閉關以前,他的少林絕技已是到了登峰造極之境,出關之後,想必更是可獨步武林了。不過苦心大師乃得道高僧,對於江湖中的名名利利自是視若糞土,沒有爭欲,自然也就難以明白他的武學究竟到了什麼境界了。”
說到苦心大師,他的眼中也有了仰慕之色。“咕咚”一聲喝了一口茶之後,他又接著道:“還有一個聖者便是英雄樓樓主卓英雄,他在七聖中可謂是後起之秀,且有名望日漸高漲之勢!”牧野靜風心道:“這些人中,師祖只提過武帝祖浩及苦心大師,不過師祖提起他們對,武帝尚未被人尊為武帝,只是當時的一個武林後起之秀中的佼佼者而已,當時名聲與自己師祖相差無幾、至於苦心大師,當時是少林歷任掌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