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車騎將軍張敬兒,這傢伙就死得更冤枉了。他的妻子經常夢到全身發熱,每次一有那種夢,張敬兒總會發達一把,非常怪異(其實也不奇怪,很可能只是身體某方面的疾病的體現,碰上一些巧合而已)。他就到處對親朋好友誇耀,而且還添油加醋講一些更離譜的夢,比如他說自己夢到家鄉的樹長到天頂。這些夢話被一名太監傳到蕭賾那裡,就成了不臣犯上的罪證,恰好又有人報告蕭賾,說張敬兒還經常和蠻族人打交道,蕭賾終於起了疑。他在會見群臣的宴席中當眾捉拿了張敬兒,宣佈了一堆捕風捉影的罪名,將他與他的幾個兒子一併處死。這麼一個開國功臣就白白死在做夢上頭了。(總體上看,齊武帝與宋明帝正好相反,後者是對兄弟多疑,對臣下寬厚,齊武帝則是對兄弟寬厚,但對臣下十分地不信任。宗室之間矛盾重重固然會導致內亂,但皇帝至少還有一批可用之人,如果對人才也不能放心使用的話,那就很難有所作為了。僅憑這麼一點,我們就可以斷言南齊一朝的格局也不可能大到哪裡去。)
問題總是多於成績,劉宋失敗所留下的弊病,蕭道成沒有解決,蕭賾也沒能解決。到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各種問題來了一次總爆發,在會稽發生了聲勢浩大的大起義。
起義的根源就是“檢籍”,會稽一帶由於出現了大量卻籍人口,朝廷就下詔將卻籍人口充往邊疆服役,這一來更加造成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富陽的一名卻籍百姓唐寓之自稱會法術,在新城(今浙江富陽一帶)聚集了四百多人,迅速攻陷了新城、富陽、桐廬等地。附近的那些丟了黃籍、對政府不滿的人聽到這一“鼓舞人心”的訊息,紛紛前往投奔,唐寓之的部眾一個月中就擴充了近百倍,達到三萬之多。
起義軍達到這個規模,跑到哪裡都會加入一些逐大流的群眾。南齊各地的守備如紙糊的一般,被這烏合之眾在統治的核心地帶打了個遍地開花。永明四年(公元486年),唐寓之的軍隊先後攻陷了錢唐(今浙江杭州)、鹽官(今浙江海寧西南)、諸暨、餘杭,並分兵向南攻陷東陽(今浙江金華),殺掉了東陽太守、蕭道成的族弟蕭崇之。
一連串的慘痛失敗令建康的朝廷大為震動,蕭賾趕緊派出皇城的精銳部隊——臺軍前往鎮壓。
唐寓之的志向並不大,幾場勝利之後就覺著自己得了天命。他在錢唐就地稱帝,改國號為吳,改元興平,設定百官,以為可以和南齊分庭抗禮。結果臺軍的數百騎兵和數千步兵一殺到錢唐,唐寓之就亂了陣腳——哪見過這麼勇猛的騎兵部隊!烏合之眾一戰而潰,唐寓之被俘身亡,幾萬人的大起義呼啦一瞬間就失敗了。
十二 齊武帝蕭賾(2)
臺軍戰鬥力雖強,軍紀卻很糟糕,攻入錢唐後,不但拘押了大量卻籍民眾去服役,還大肆搶掠城中的百姓。蕭賾聽說後,馬上下令問罪,臺軍軍主、前軍將軍陳天福被斬首,左軍將軍劉明徹被免官削爵。
朝廷方面在整件對付起義軍的行動中毫無可圈可點之處,對付卻戶的方式更是愚蠢無理之極。許多人被迫背井離鄉,去齊魏邊境的淮水充軍,一呆就是近十年,永明八年(公元490年),蕭賾正式承認十年以來的“檢籍”制度徹底失敗,下詔所有升明以前的戶籍可以重新恢復,發配戍邊的卻戶可以返回原居住地,只不過對以後再在戶籍上弄虛作假的人要予以嚴懲。(要求政府部門承認政策的失敗往往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一朝一治”的人治時代,像這幾年中國政府終於承認某些改革措施的失敗,並且著力去糾正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至少是值得稱許的。)
“檢籍”失敗之外,蕭賾大約還有另一個大遺憾,那就是巴東王蕭子響在擔任荊州刺史期間鬧出的亂事(荊州在整個南朝期間就是禍亂之源,誰給擱在那裡誰就“瘋狂”)。
蕭子響是蕭賾的第四個兒子,才二十二歲,力大無窮,武藝高強,又擅自選拔了六十名武士做貼身侍衛,並且與荊州的蠻族私下裡交換武器。蕭賾派長史劉寅等八人到荊州深入調查此事,蕭子響聽說有官差來檢查,心中犯嘀咕,執意要求出示詔令。官差們則咬定要先檢查,雙方爭執不下,蕭子響莽撞,一發火,直接下令綁了八個人,統統砍頭,並向父皇稟明情況。
嚴格來說這件事情父子倆都有責任,蕭賾沒有與蕭子響很好地溝通,又沒挑好合適的辦事人員,把本來可以和平解決的問題給捅大了。蕭賾聽說派去調查的人竟然被兒子砍了,當即大怒,任命九子、隨王蕭子隆為荊州刺史,又要派淮南太守戴僧靜領兵###蕭子響。
戴僧靜提醒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