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5 頁)
,一日(一字舊誤作百)七十毒(《太平御覽》引《本
草經》)。
神農稽首再拜,問於太乙子曰∶曾聞之時壽過百歲,而徂落之咎,獨何氣使然也?太乙
子曰∶天有九門,中道最良。神農乃從其嘗藥,以拯救人命。(《太平御覽》引《神農本草
》)。
按∶此諸條,與今《本經》捲上文略相似,諸書所引,較《本經》文多。又云是太一子
說,今無者,疑後節之。其雲赭鞭、鉤 ,當是煮辨、候制之假音,鞭問之,即辨問之。無
怪說也。
藥物有大毒,不可入口鼻耳目者,即殺人。一曰鉤吻(盧氏曰∶陰地黃精,不相連,根
苗獨生者,是也),二曰鴟(狀如雌雞,生山中),三曰陰命(赤色,著木縣其子,生海中),
四曰內童(狀如鵝,亦生海中),五曰鴆羽(如雀,墨頭赤喙),六曰 (生海中,雄曰 ,
雌
曰也。《博物志》引《神農經》)。
藥種有五物∶一曰野狼毒,佔斯解之;二曰巴頭,藿汁解之;三曰黎,盧湯解之;四曰天
雄、烏頭,大豆解之;五曰班茅,戎鹽解之。毒菜害小兒,乳汁解,先食飲二升(《博物志》
引《神農經》)。
五芝及餌丹砂、玉札、曾青、雄黃、雌黃、雲母、太乙禹餘糧,各可單服之,皆令人飛
行、長生(《抱朴子·內篇》引《神農四經》)。
春夏為陽,秋冬為陰(《文選》注引《神農本草》)。
春為陽,陽溫,生萬物(同上)。
黃精與術,餌之卻粒;或遇凶年,可以絕粒。謂之米脯(《太平御覽》引《抱朴子》、《神
農經》)。
五味,養精神,強魂魄。五石,養髓,肌肉肥澤。諸藥,其味酸者,補肝、養心,除腎
病;其味苦者,補心、養脾,除肝病;其味甘者,補肺、養脾,除心病;其味辛者,補肺、
養腎,除脾病;其味鹹者,補肺,除肝病。故五味,應五行;四體,應四時。夫人性生於四
時,然後命於五行,以一補身,不死命神。以母養子,長生延年;以子守母,除病究年(《太
平御覽》引《養生要略》、《神農經》)。
案∶此諸條,當是玉石、草木三品前總論,而後人節去。
卷三下經
附∶《吳氏本草》十二條
內容:龍眼 一名益智,一名比目(《齊民要術》)。
鼠尾 一名勁,一名山陵翹。治痢也(《太平御覽》)。
滿陰實 生平谷或圃中。延蔓如瓜葉,實如桃。七月採。止渴延年(《太平御覽》)。
千歲垣中膚皮,得姜、赤石胎,治(《太平御覽》)。
小華 一名結草(《太平御覽》)。
木瓜 生夷陵(《太平御覽》)。
谷樹皮 治喉閉。一名楮(《太平御覽》)。
櫻桃 味甘。主調中益氣,令人好顏色,美志氣。一名朱桃,一名麥英也(《藝文類聚》)。
李核 治僕僵。花,令人好顏色(《太平御覽》)。
大麥 一名 麥。五穀之大盛,無毒,治消渴,除熱,益氣。食蜜為使。麥種∶一名小
麥。無毒。治利而不中 (《太平御覽》)。
豉,益人氣(《太平御覽》)。
暉日,一名鴆羽(《太平御覽》)。
卷三下經
附∶諸藥制使
內容:唐慎微曰∶《神農本經》相使,正各一種,冀以《藥對》參之,乃有兩三。
卷三下經
玉、石,上部
內容:玉泉 畏款冬花。
玉屑 惡鹿角。
丹砂 惡磁石,畏鹹水。
曾青 畏菟絲子。
石膽 水英為使;畏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
鍾乳 蛇床子為使,惡牡丹、牡蒙、元石、畏紫石英、 草。
雲母 澤瀉為使;畏蛇甲及流水。
消石 口為使;惡苦參、苦菜,畏女菀。
朴硝 畏麥句姜。
芒硝 石葦為使,惡麥句姜。
礬石 甘草為使;畏牡蠣。
滑石 石葦為使;惡曾青。
紫石英 長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