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3/4 頁)
萬劍雖然沒有殺死你父親,可是卻已經做出了喪盡天良的行動,兩人之間應該早已沒有了兄弟之情。”
鄧霖道:“除非是有人在中間周旋,才能使我父親以恩報怨救下了白萬劍。”
胡濙道:“不錯,那個人的身份應該很特殊。”
鄧霖微微一笑道:“所以只有師叔您出馬了。”
胡濙灑然笑問道:“我為何要留下白萬劍呢?”
鄧霖道:“因為你需要拿到白萬劍的鑰匙,然後才能引發後續的案情。”
“你錯了!”只見胡濙語氣一轉才接著說道:“其實是白萬劍來找的我,他主動提出了用鑰匙的秘密來交換他的命,我當場同意了。白萬劍對萬劍山莊當然十分的熟悉,怎奈白絕上臺後卻精於佈置,防衛森嚴,要偷出那把鑰匙卻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
鄧霖不假思索的接著道:“所以你只能寄希望於唐君耀打著閔陽門的招牌,趁著萬劍山莊空虛的時候來硬搶鑰匙。”
萬劍山莊自白萬劍以下,也就屬二長老最有想法,而有想法的人就常常容易被利用。有了二長老的訊息,當然能知道萬劍山莊裡何時最虛弱了。
同樣的道理也存在於唐君耀身上。雖作為唐門現任掌門,頭上卻壓著一個唐老太太,屁大的事情都需要他去彙報,當然使得他很不舒服。所以唐君耀一心想用自己的力量來為唐門做點貢獻。在收到化身唐盡忠的鐘納川的挑撥後,他頓時心猿意馬。為了唐門的長久安定,他決定押寶朱高熙。於是瞞著唐老太太開始暗中調集人手,準備幹一票大的。
可惜鍾納川卻只聽命於胡濙,他本就不是和唐君耀站在一條線的。所以他巧使手段,最終鬼斧神差的把真鑰匙給了白絕。他算準了白絕無暇惹事,所以必定會把鑰匙交給鄧霖。然後他創造機會使鄧霖他們逃離了蜀中。
鄧霖拿著鑰匙必定會研究下去,這恰是胡濙想要的結果,他的計劃何等的龐大,他想利用鄧霖去偷取藏於工部的圖紙,然後故意處處留下一絲線索,目的就是要把鄧霖拉扯進來。
其實胡濙重用白萬劍的訊息來源,取得圖紙的本意只是為了殺掉這個前太子。朱棣對這個前太子太好了,他很瞭解方嘯絕的能力,所以非常擔心前朝餘孽的復辟,如果保不住朱棣,那他的後主朱高熙就更保不住了。成大事者絕不能手軟,所以趁朱棣遠征,他決定代主子動刀。
眼見著朱棣歲數的增大,胡濙的真實目的便是保著朱高熙上位,可是他主張的只是據理力薦,他相信他的努力與誠心必會打動皇帝朱棣。可是朱高熙卻不以為然,他主張暴力解決,因為他比胡濙更瞭解自己的父親。於是一條船上的人便開始產生了分歧。
最終的結果當然是胡濙妥協了,因為朱高熙直接下了命令;要趁他老子在外帶兵的絕好良機痛下殺手。箭既已在弦上那就不得不發了,於是胡濙就這麼稀裡糊塗的上了黑船。可是內心深處,他卻覺得甚是不安,於是他決定抽身出來,不在過問細節。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另一股強大實力的加入,使得朱高熙更是覺得信心十足。這股勢力的加入也跟胡濙有著關係。
在蜀中讓唐君耀吃了個啞巴虧,原以為瞞天過海的一招,卻不想唐君耀其實也不是省油的燈。唐君耀當然有自己的底牌,那就是唐鵝。透過了唐鵝,唐盡忠就知道自己被耍了,自己手上的根本就不是真鑰匙。唐君耀大怒,卻不動聲色,他直接跳過了鍾納川等人和朱高熙的勢力聯絡上了。
唐君耀需要證明自己,建議武力奪政,竟與朱高熙不謀而合,於是一個異常龐大的計劃便在兩廂情願的情況下展開了。
三方勢力的聯合,卻懷著三種截然不同的利益。
朱高熙當然是想稱帝。皇帝便是天子,天之驕子,萬人之下,君臨天下。這些誘惑是朱高熙無論如何都抵抗不了的,更何況,為了這個位子,他已經至少等了二十年了。
唐君耀代表的是唐門的利益。如今的唐門礙於契約約定,活動範圍被嚴格限制在蜀中,這當然令唐君耀十分的不爽。富思淫,窮思變,於是唐盡忠必須要求變。可是再怎麼變,他都必須要得到朝廷的支援。朱棣的性格是出名的軟硬不吃,顯然不是這個理想的拉攏人選,如今聯絡上了朱高熙後,他便看到了希望。所以現在是個改朝換代的天賜良機,他絕對不能放過。
只有胡瀅是最得不到利益的人。他本希望朱高熙上臺,可是他不希望用動用武力的方式來進行。朱棣年事已高,為何不能等呢?堂堂正正做上皇位有何不妥?所以對於這件事情胡瀅始終不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