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好的txt下載網
走近文化名門的幽深底蘊
● 民間記憶
當初也曾5年一大修,3年一小修
●崔大媽(已在這座宅院內居住30多年)
解放之後,這座故居就分給了鐵道部,之後轉到了鐵路局,最後又分給了分局,所以這裡面現在住的絕大部分都是鐵路職工,我本人也是。當初我們剛來的時候,院子還非常寬敞,所有這些小磚房都沒有。地上的草有半人高,空曠得天黑了以後我們都不敢亂走,而記憶最深刻的是,孩子們白天就在空地上踢足球,可見其大。曲曲折折的廊子則可以通到院子裡的任何一處,下雨天完全不用打傘。還有兩座假山,假山上有藤蘿樹木,有噴泉石雕,都是我親眼見過的,非常美麗。最初的時候保護也非常到位,一般5年一大修,3年一小修,維修得很好。可惜現在院子已經完全變樣了。
小房子比野草〃長〃得還快
●趙大爺(已在這座宅院內居住了近30年)
現在所有的這些小房子差不多都是〃私搭亂建〃那時候蓋起來的。原本哪有人敢在這裡頭亂蓋房子?後來一地震,就沒人管了,小房子比野草〃長〃得還快。原先後花園裡有兩座假山,現在其中一座已經被剷平,山石全被當了地基,另外一座土山上密密地蓋了3間房。土山下面原先還有5間水牢,現在全被填了起來。梁啟超的故居應該得到保護,我盼著這座宅子裡的違章建築都能被拆除,恢復原來的樣子。
● 專家訪談
家族文化的薰陶有利於後代成長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問:提起梁啟超,人們最多的印象還是關於百日維新、戊戌變法,關於他其他方面的瞭解就很寥寥。您能介紹一下樑啟超在變法失敗後的一些活動情況嗎?
答:梁啟超在變法失敗後流亡日本,後來因為辛亥革命的勝利而回國。最初回國時,他仍然積極從政,在北洋政府的政權中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經歷了從〃擁袁〃到〃倒袁〃的整個過程。在北洋政府任職期間,他反對帝制,提倡立憲,有積極的政治影響。直到上個世紀20年代後,梁啟超才淡出政壇,出任清華國學院導師,專心於學術研究。他在中國近代政治史和文化史上均有重要貢獻。
問:近年來,學術界提出了〃文化名門世家〃的概念,您認為此概念的提出有何意義?
答:以前,我們常常講到家族傳承往往指的是某種工藝美術或絕活絕技,比如京劇,但實際上,在文化方面,也存在這麼一個規律,就是家族文化傳統。當然也有例外,但總的來說,在一個家族文化氛圍的薰陶下,能更好地促進下一代的成長,從而實現在某個文化領域的卓越成就。
● 地理與人
梁啟超(1873~1929):廣東新會人,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早年中舉,後入萬木草堂,師從康有為。光緒二十一年(1895)赴北京參加會試,與康有為聯合在京會試的舉人發動〃公車上書〃。他發起並領導強學會,主辦《萬國公報》,宣傳維新變法理論。光緒二十四年(1898)授六品銜,積極參與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在橫濱創辦《清議報》,繼續宣傳改良。〃五四〃運動時期,梁啟超反對尊孔復古,批判封建文化,倡導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開白話文風氣之先。辛亥革命後,他擁護袁世凱,任司法總長。袁世凱獨裁面目暴露後,梁啟超又策劃蔡鍔組織護國軍,揮淚反袁。晚年在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校執教,與王國維、趙元任和陳寅恪並稱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著有《飲冰室合集》148卷。1929年病逝於協和醫院。
梁思成(1901~1972):梁啟超長子,中國近代建築學奠基人。他建立了東北大學和清華大學兩個建築系,用現代的理論和方法寫出了中國第一部《中國建築史》。他一生致力於西方現代建築文化與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有機而完美的結合,並在理論上有很大突破,在實踐上則設計出不少精美的新型建築。他不僅在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上有重大開拓,同時在保護中國古代建築和促使其走向世界方面做出過傑出貢獻。曾任清華建築系系主任,1972年於北京病逝。
● 地名溯源
梁啟超故居:位於東城區北溝沿23號。故居為坐西朝東的三進四合院,大門1扇,院內有影壁、垂花門及正房、花廳等建築。院內各屋均由走廊相連,西部是花園,有土山、花廳和山石等。整個房屋由磚牆圍起,主要建築尚存。另尚有大門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