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臣紀曉嵐。他的一部《閱微草堂筆記》被魯迅贊為〃雍容淡雅,天趣盎然〃,並因此奠定了這所老宅今天的名望和地位。紀曉嵐在此宅中前後共居住過六十餘年,
直到1805年去世。之後,其子孫因在珠巢街還有宅院,便將此宅〃割半賃〃與黃安濤,此後屢易主人。上個世紀30年代,這裡是中國河北省委的秘密聯絡點和經費轉送地…劉公館。之後,著名的京劇科班富連成紮營於此。1958年10月1日,晉陽飯莊在此開業,此後再未有變遷。2001年10月,閱微草堂舊址修復工程開工,到2002年11月30日,修復一新的紀曉嵐故居正式對外開放。如今懸於門上的匾額即由紀曉嵐第六代後人紀清遠先生題寫。
當代與紀曉嵐故居有著莫大淵源的還有數位偉大作家,如老舍、曹禺、臧克家、張中行等,他們或曾在此祝壽、賦詩,或欣賞美景、品嚐佳餚,老舍就曾興之所至在此留下〃駝峰熊掌豈堪誇,貓耳撥魚實且華,四座風香春幾許,庭前十丈紫藤花〃的詩句。但老舍和諸位學者所熟悉的紀曉嵐故居與現在的這個故居卻又並不相同,那是呈倒〃凸〃字形,前三後五、前出廊的硬山頂式建築,前三間中間為門廳,左右兩間各以隔扇相隔為〃耳室〃,後五間就是〃草堂〃,東西通間,進深兩間。而現在的故居,西廂房已被拆除,東廂房也被改建成很有〃現代氣息〃的旅社,故居現存的只有兩堂一園,面積不足原來的1/3,即便老舍先生重歸故地,恐怕也無從辨認。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如今遊客如織
在珠市口西大街上,即可見故居外觀。
來紀曉嵐故居的那個下午,春寒料峭,但遠遠地,記者便已望見故居前攢動的人頭。走近一看,原來是導遊正在講解臨街而立的紫藤樹,只見它枝幹虯曲,樹皮灰白,顯然還沒有從冬寒中恢復過來。這棵紫藤據說正由紀曉嵐親手種植,原來身處兩進院落的深閨之中,如今因為前面的房子已拆,所以被迫裸露於街邊了。但別看它現在這副萎靡不振的樣子,到了夏天又會枝繁葉茂、花香四溢。
踏上游廊進得南北朝向的院內,只見雕樑畫棟、紅油綠漆,一律色澤鮮亮、光彩奪目。院子的南端是正廳,廳內正對著門的便是等人高的紀曉嵐畫像,長鬚飄飄,面龐甚是清峻。四周陳列著有關宅主的各種資料,甚至還有一個紀念品銷售點。有趣的是,幾乎每個遊客面對畫像都會做出各種各樣的驚詫反應,似乎不願相信這就是他們心目中風流倜儻的紀大學士。
院子很小,總面積不足200平方米,四角綴有草坪,院的正西方有個綠面紅沿的大魚缸,東北角則是紀曉嵐親植的海棠樹,原先是兩株,上世紀60年代砍去一株。如今,剩下的這株也被截去一半,孤坐在袖珍的小院中默默紀念著紀曉嵐少年時與婢女文鸞相戀終又不能成為眷屬的悽美故事。
院子的北端便是大名鼎鼎的閱微草堂。堂內正對大門是一尊紀曉嵐雕塑,後面陳列著古色古香的書房傢俱,但都是仿古物,用以營造氣氛。正要讚歎草堂的寬敞時,旁邊一位自稱是古建學者的老人冷不丁說道:〃這間房被改造過了,原先不可能這麼大。一則紀曉嵐只是個大臣,不夠資格有這種規格的房子,二則這裡只是書房,不可能建得這麼大。很有可能是原先的廊子封起來,做了屋子的一部分。〃但熱情高漲的遊客們顯然不以為意,照樣成群結隊地圍著雕塑、陳設,熱烈地品頭論足。
這個下午,記者在故居里總共呆了兩個多小時,期間老宅大約接待了近百名遊客,而這還只是門衛口中的〃淡季〃。
感悟北京
中國自古就有所謂〃隱士〃,他們通常被分為四類:第一類為小隱隱於山林寺觀,如弘一法師李叔同;第二類為中隱隱於田園,如晉代陶淵明;第三類為大隱隱於市,如書法家吳玉如;第四類是極為特殊的一類,叫做極隱隱於朝,即避世於朝廷顯宦,聽起來有些荒誕,但的確有人做到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漢武帝時的狂人東方朔和乾嘉時期的大才子紀曉嵐。
東方朔何許人也?紀曉嵐一生曠世傲物,卻在詩中屢屢以此人自況,所以要弄清楚紀曉嵐,首先需認識東方朔。《漢書》中評此人為〃滑稽之雄〃,善於各種各樣的詼諧,智慧過人,敢於直諫,而又敏於以一些小的失禮汙德的行為保全自己,像隱士一樣。他甚至教導自己的兒子應該在朝廷做官容身,只要〃不太貪,食可果腹,安步當車,便同隱居在田園山林沒什麼兩樣,完全可以不遭逢災禍〃,更不會成為〃餓死在首陽山的伯夷、叔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