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在其他校園初露端倪。隨著黑人民權運動在美國很多地方的影響日益擴大,要求民族平等和自由的呼聲遍及全美各地。同時,女權主義運動逐漸在美國更多地方崛起,這些都昭示著一場新的社會變革即將產生。對於希拉里這個堅定的女權主義者來說,這場變革似乎顯得更為重要。她在言談中大大流露出了對社會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現象的不滿,她一直堅信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完全有資本取得和男人一樣的成就,甚至比很多男人更為優秀。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耶魯之戀,一見鍾情(3)
同年秋天,希拉里組織韋爾斯利學校的共和黨人俱樂部的成員,幫助共和黨人愛德華·布魯克參選聯邦參議員。在她們的幫助下,布魯克最終贏得了國會議員的席位,正式在國會山立足。透過這次成功的助選活動,很多人都對希拉里出色的演講和組織能力表示了高度的肯定。之後,希拉里加入了學生會。
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外界的衝擊開始蔓延到一向平靜、封閉的韋爾斯利校園。希拉里在大學一年級當選韋爾斯利“青年共和黨”主席,不過對於共和黨的政策越來越無法認同,尤其是它對民權與越戰的態度。這種態度和希拉里在上中學時,她在教會替畢業班學生訂閱衛理會出版的《動機》雜誌,每個月從中讀到的文章所表達的觀點和她平常吸收的資訊有著鮮明的差別。隨著年齡的增長,希拉里逐漸改變了對共和黨的態度。她發現自己的政治觀已經不再與共和黨同步,於是她辭去了主席的職務。
大學時代的希拉里,不但在政治活動中表現得很活躍,她還積極參與校內外的各種娛樂活動。在“娛樂圈”裡,希拉里同樣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很多男生都對她心生愛慕。希拉里是個漂亮活潑的女生,她那白皙的面板,明媚的大眼睛,就是那副不算好看的大框眼鏡,也掩飾不住她那美麗的容顏散發出來的迷人魅力和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這可能就是她吸引克林頓的原因吧!
韋爾斯利的四年級進一步檢驗和明確了希拉里的信念。她的畢業論文研究的是一名芝加哥本地的社群組織者邵爾·阿林斯基的工作,他們是在大學二年級暑假時相識的。阿林斯基是個多姿多彩但也充滿爭議的人物,一生幾乎都在與敵人為敵。他認為社會改革需要動員基層民眾,教導他們如何對抗政府和企業,爭取贏得的資源和權利,以改善他們的生活。希拉里同意阿林斯基的一些觀點,尤其是賦予民眾權力這一點。
不久,希拉里就收到了哈佛和耶魯的錄取通知書,但她無法決定該上哪所學校,直到她應邀參加哈佛法學院的雞尾酒會才打定主意。在酒會上,一位在法學院讀書的男性朋友介紹希拉里認識了該院一位鼎鼎有名的教授。他向那位教授介紹希拉里時,說:“這是希拉里·羅德姆,她在猶豫明年到底是上哈佛呢,還是去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耶魯。”誰知,這位教授口氣冷淡且非常不屑地說:“這個嘛……首先,任何學校都不是哈佛的競爭對手。其次,哈佛不想再要女生了。”原本希拉里也比較傾心耶魯,這下她更是毫無疑慮了。
在大學時代,對希拉里影響最大的老師是斯切克特教授。他在希拉里剛入大學時,就把敏銳的眼光聚集在她身上。在他眼裡,希拉里不僅外貌出眾,更是個有才華、內斂的女孩,因此他非常樂意多指導她。在大學最後一年,斯切克特教授是希拉里的論文指導老師,他對希拉里的畢業論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她的論文中有先進而批判的觀點和講究實證的處事態度。斯切克特教授還鼓勵希拉里參加班裡的競選活動,爭取在畢業典禮上發言。到畢業時,希拉里四年的成績全部為“A”,是韋爾斯利學院最優秀的學生。
韋爾斯利女子學院從未有過學生在畢業典禮上講話,而在1969年,希拉里改變了這一歷史。儀式開始後,先是布魯克參議員發表了演講。他隻字不提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當時國家的混亂狀況,卻嚴厲批評學生們反對越戰的抗議示威活動,並要求學生們堅決抵制強迫性的抗議活動。布魯克演講結束後,輪到希拉里上臺了,她斥責了布魯克脫離現實的錯誤思想,並指明正是由於這樣的錯誤思想才使國民誤入歧途。希拉里的演講大膽而直接,代表了同齡人的思想。同時,她這種猛烈抨擊政府的行動是學生中僅有的一次,因而她的言論引起了在座各位來賓的強烈興趣。全場頓時安靜下來,每個人都認真聆聽她的演說。
在演講中,希拉里談到了同學們上大學時的抱負與實際遭遇之間的落差。她說,她們大都是來自呵護備至的家庭,她們所遭遇的個人與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