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可自從當了宰相之後,兩人就疏遠多了。
今年年初,宰相大人稟告皇上,說安大將軍要造反,讓皇上召他進京,還說安大將軍倘若真要謀反的話,絕對不敢進京。結果最後,安大將軍進了京,皇上當時龍顏大怒,把宰相大人好好訓斥了一番。”
士兵咂了咂舌,道:“你說的沒差,的確是這麼個回事。這次燒的這一批瓷器,明面說是皇帝賜給安大將軍的,其實是貴妃娘娘替宰相大人向安大將軍賠罪用的。別人的面子安大將軍未必會給,貴妃娘娘可是安大將軍的乾孃,安大將軍哪能不給她這個面子?再說了,還有這麼好的瓷瓶放著”
官場如戰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瞬間變化萬端。處在那個漩渦當中,只有永恆的利益,而無永恆的朋友。
安祿山和楊國忠之間,正好佐證了這條真理。
世人都知曉楊玉環和安祿山私交甚好,甚至,坊間有流傳,說楊玉環和安祿山實則有私情,有媾合之事。
換言而止,即是,皇帝被自己的愛妃和自己的乾兒子戴了一頂綠帽子,還是一頂世人皆知的綠帽子。
對於此事,我只能如實表示,即便自己是道士,即便自己有那麼一丟丟先知的能力,但確乎不曾知曉這其中的真相。
但凡帝王,總有真龍護體,並且,命格很難看透。
說地直白一些,皇帝的命格,不是你想看,就能看透的。
我並未見過楊玉環的廬山真面目,因而不敢輕易妄言,說她和別的男人就一定有染,一定有姦情。
然而,值得篤定的是,楊玉環乃命煞孤星,她這一生,雖則表面看來風光無比,實則終究也不過是一個可憐的女子罷了。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提地多了,只恐有洩露天機的嫌疑。
言歸正傳,方才忙著想心思,待有所反應,見著二師兄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狀,於是便問道:“華陽,你想什麼呢?”
二師兄被我這一叫,回過神來,“我方才用透視術看了看,這一窯要等明日才能開窯,我們再去其他窯瞧瞧。”
我滿口答道:“好。”心中明白他顯然有心事,但並未追問。
上虞窯廠,總共有壹號到捌號八口窯。
壹號窯最小,貳號窯比壹號窯大一倍左右。這兩口窯所燒製的瓷器,專門是給皇室進貢所用。
叄號到捌號窯的規模至少比前兩號的窯大十倍之多,這六口窯,用於生產尋常人家日常生活所用、所見的青瓷。
貳號窯內,配備了兩名火工,兩名士兵,實行一對一監督。
半晌之後,有兩名火工前來交接換班。
原來這燒窯可是一門技術活,不是說隨便誰都可以擔當大任的,不止要掌握好火候,燒火之人,還要有充沛的精力。並且,在燒窯過程當中,萬萬不得有一絲掉以輕心和疏忽大意。
火工們四個時辰換一次班,一天十二個時辰,換三次班。相應的,看守計程車兵亦是一天換三次值守。
燒窯的火工們,俱是經過嚴格的挑選,年紀在十八週歲到二十五週歲,被選中之後,俱都要經過嚴格的學習和訓練。
和華陽四處查探了半晌,並未發現任何異常和端倪,於是在壹號和貳號兩口窯的外壁上各貼了一道符,朝後院走去。
後院遍地堆滿木材和炭火,後方則是和一大片空地連線在一起。
凡是能建窯廠的地方,一般都是較為偏僻和荒涼之地,此座窯廠,自不例外。
端詳了半晌,蹲身,彎腰,從地上撿起一塊小石頭,示意給二師兄:“華陽,你看,這是什麼?”
華陽拿在手裡端詳了一番,道:“隕星落下來的殘骸。”
我點了點頭,驀然記起一件事來,問道:“對,你還記得降服無道那日是何月何日麼?”
華陽道:“記不大清了。
“你等等,讓我翻開日誌查閱查閱。”說著,我從隨身攜帶的包袱裡掏出一個小本,翻了翻,又將它合上。
“那日是五月十五,天上有隕星隕落,記得當時有人還說那是掃把星降臨,嚇地直跑掉。若我估計沒錯,這隕星那日恰好落入到這上虞窯後院外。
隕星降落之時,正是陰陽失衡之時;陰陽失衡之時,又是妖邪誕生之時。王二說窯內所燒的瓷器這幾個月來顏色都不大對勁,只怕是燒製瓷器所用的高嶺土出現了偏頗。”
華陽道:“正如我所想。”
我們又往前走了一小段,發覺不遠處,果真存在著堆積如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