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掌上明珠一般寵愛。
陳寶的心思,不像陳公在生意上,反而喜愛讀書,但並非熱忱於功名,只是興趣而已。
一夜,陳寶正像往常一般溫書,一位女子掀開簾子走了進來。
那位女子,年約雙十年華,削肩細腰、弱柳扶風,婀娜多姿。
陳寶見著有人進門,抬眼檢視,發覺自己並不認識眼前的女子,但見她長得溫婉美麗,身上所穿戴之物,並非尋常百姓所有,知曉不是賊匪,便鬆了一口氣。
那女子進門之後,邁著蓮步緩緩來到陳寶身邊,朱唇輕啟,“如此冷清的深夜裡,公子一人獨自在此,不覺得寂寞嗎?”
陳寶見那女子言語大膽,一時想起了昔年自己家中鬧鬼一事,心下懷疑這女子並非是人,而是鬼物,但沒做聲,強裝鎮靜,問她:“敢問姑娘是何人?”
那女子嫣然一笑,道:“奴家林巧娘,家離陳府並不遠,公子一心讀聖賢書,足不出戶,想來並未見過奴家。”
說著素手執起陳寶手中的書,念出幾句來,還逐一分析,言語無不風雅。
陳寶見識之後,被她的才華所吸引,甚是動心。
陳寶素日所見的女子,也不算少,可自覺無一人像林巧娘這般風雅有趣。
破曉之前,林巧娘緩身離去,極為依依不捨。
陳寶也是依依不捨,還相邀林巧娘再續。
後來幾日,林巧娘每日那個時分都會出現,每次都與陳寶一同看書,一同探討。
陳寶對她,由欣賞,逐漸變成喜愛,再由喜愛,變為愛慕。
約有半月之餘,陳寶與林巧娘兩相交好。
事畢,林巧娘倚在陳寶懷裡,嬌聲道:“我乃處子之身,現已將身心悉數交給郎君,我知郎君對我身份有所懷疑,您若真心待我,以後請不要再提這個話題,巧娘有難言之隱,待日後時機成熟,必將對郎君一一道來。”
陳寶早已篤定她是鬼物,但並未挑明,反而寬了她的心,“不必憂慮,你是何種身份,於我而言,並不重要。”
說實話,陳寶也曾介懷,思慮了幾日,其實才得出這個答案。
林巧娘聞言,面上一喜,將陳寶摟抱地更緊。
林巧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和陳寶可謂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兩人的關係,如膠似漆,恨不得時刻都不分離。
陳府家大業大,奴僕眾多,時日一久,不免被人發覺。
陳夫人早年被惡鬼纏身,受過鬼的驚嚇,如今知曉林巧孃的事後,認定她非妖即鬼,告誡兒子和她斷絕往來。
陳公雖不像陳夫人那般反應激烈,但也勸說兒子和林巧娘分開。
陳寶也曾想過順應父母之命和林巧娘斷絕往來,畢竟人鬼殊途,可最終還是狠不下心來,更是對林巧娘留戀萬分,因而繼續和她交好。
陳公和陳夫人見此情景,除了恨鐵不成鋼之外,請了餘杭最好的道士回來做法。
那位道士,也看出了是有鬼在作祟,法也做了,可鬼愣是半隻都沒捉到,最後走出大門時,無端撞在門樑上,躺了十幾日才下床,以後無論陳公再請,說什麼也不肯前來。
林巧娘雖趕走了道士,但一心認定此事和陳寶有拖不了的干係,晚上哭哭啼啼,對陳寶哭訴道:“郎君,你對我有二心。”
陳寶大喊冤枉:“我待你真心一片,若不然也不會忤逆父母之意,成了不孝之人。家中已經給我接連說了好幾門親事,可被我都一一拒絕,如今已然知曉你的身份,可我並不介意。”
林巧娘聽後破涕為笑,道:“不瞞郎君,妾生前乃隋煬帝宮中一名宮女,後來親眼看見煬帝獸心大發,將自己的親生妹妹瓊花公主玷汙,被宮中的幾名公公追殺時,不慎掉進荷花池淹死。”
林巧娘後來又講述了一些蕭皇后和宮中的事蹟,有條有理,不像虛假,陳寶便全然信了。
林巧娘當時講述地極為輕描淡寫,後來陳寶才知曉了詳細的事由。
原來,林巧娘並非普通人家的女兒,而是官宦家的千金小姐,她的父親,乃是隋煬帝時期的餘杭知府。
林巧娘十四周歲那年,被選為貢女,入了皇宮。
依她的出身和相貌品行,原本進宮之後,起碼會被封個才人之類。
不知該說天公不作巧,還是她福大命大,隋煬帝的皇后蕭皇后見她機靈聰慧,在她入宮的第三日,便將她調遣過來作為近身侍女。
隋煬帝在太子時期,對蕭皇后寵愛非凡,但後來因為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