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頁)
公貴族日益衰敗,許多敗家子為了過神仙癮,都把爺爺輩積存的家當拿到鬼市去賣,獨孤璞身居京城,學識豐富怎能錯過此等好事,便秘密花高價收了一個拓本。
而眼前這個‘雙龍澤水陣’,正是源於《滿文老檔》中的一則史實。
整理
第三十一章 … 龍脈(六)
俗語云:一將功成萬骨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似乎在歷史中是屢見不鮮的。想盛唐前,太宗李世民於玄武門前弒殺建成、元吉兩兄弟,自此之後,二人便常以兇惡面目現於人前,且被漸漸淡忘,竟落得一個悽悽慘慘慼戚的下場。然而歷史就是如此:不吝用最華麗的辭藻讚美勝者,對敗者卻隻字不提。
在努爾哈赤的王位繼承問題上同樣存在一場血雨腥風的鬥爭,這場鬥爭的直接結果就是大皇子愛新覺羅諸英出局並且喪命,而四貝勒皇太極最終榮登皇帝寶座,成了聞名天下的清太宗。結合通遼的地勢與法陣在《圖志》中的解釋,我斷定這尊‘雙龍澤水陣’就是努爾哈赤為諸英所建的,而這個法陣的存在也再次驗證了吳三桂密室中那句“大清龍脈在關東”的真實性。
依照《圖志》中的描述,這諸英究竟犯了何等的大罪,竟使得努爾哈赤做出虎毒食子決意呢?這其中還有一段不得不說的隱情。翻開《滿文老檔》的後半卷,在達因哈依晚年所記錄的一整卷裡又對諸英由生到死、由盛到衰的全部介紹。
諸英為第一位大福金○1佟佳氏所生,是努爾哈赤十六個兒子中的最長者。努爾哈赤起兵時,諸英只有四歲,由於自幼就生活在父親勇武的光芒中,他自然也習得一副能征善戰的好本事。達因哈依在《滿文老檔》中對他的評價很短但很精闢,全文只有十五個字:“性直率,自幼隨徵,驍勇慣戰,軍功累累”。可見他確實是一位能夠繼承衣缽合格皇子。也正是因為如此,努爾哈赤早早便確立了他的嗣子地位。
翻開《滿文老檔卷一》,幾乎隨處可見諸英在歷次軍事行動中充當的重要地位:萬曆二十六年,褚英與巴雅喇、噶蓋、費英東統兵一千征討東海女真安楚拉庫路,他不畏艱險,星夜行軍,火速將二十餘個屯寨收復,率兵大獲全勝,在軍中樹立極大威信,更被父王賜以‘洪巴圖魯’(意為‘足智多謀的勇士’)的美號,時年諸英十七歲。 首發此次大捷之後,諸英又參與了無數個大戰小仗,均是做到了身先士卒的表率,在關外逐漸闖出了相當了得的名號。
時間轉眼到了萬曆三十五年的正月,諸英與三叔舒爾哈齊、二弟代善兩人護送新歸順的部眾返回建州。在歸途中,烏拉部貝勒布佔泰派大將博克多率領一萬兵馬橫行攔截。雙方在圖們江畔的烏碣巖進行了一場殊死搏鬥。在大戰中,舒爾哈齊為了儲存實力,率本部將領畏葸不前,觀戰不動,將士氣丟得十足。新歸順的部眾眼見如此均透露出十分喪氣的表情。正在此時,左右兩邊各有一隊軍士拍馬而出,眾人觀瞧,領頭的二人正是大皇子諸英與二皇子代善。
一千人對一萬人,這本是不可能勝利的戰爭,但諸英竟憑著一股捨身的意志做到了。此戰過後,努爾哈赤極度讚賞諸英,更是委以他更多的兵權。而悲劇也由此開始了:由於諸英平時性格孤僻耿直,對工於心計之舉嗤之以鼻,使得其他四名兄弟與五位大臣均站出來與他作對。俗語云:‘三人成虎’,固若金湯的鑌鐵黃銅都能夠被眾人的口舌所融化,就更別提難於猜測的人心了。在眾人多次的詆譭之下,努爾哈赤開始對長子生疑起來。
但諸英的脾氣實在太過倔強,按照達因哈依的描述,他身處矮簷時不僅不懂得低頭認錯,反而與父王鬥起氣來,甚至解釋都不解釋,放言殺剮存留任憑擺佈,擺出一副誓不低頭的姿態來。
努爾哈赤此時已經有些動搖了,但他依然沒能狠心對諸英做出什麼懲治來。在此期間,努爾哈赤定然參照了《風水圖志》之中的解釋,把‘嗣子不肖’歸結到‘王氣不暢’的原因,而眼前這座‘雙龍澤水陣’的作用,不出所料就是為了‘捋順王氣’而建立的。
說到這兒,洪屠戶與戶老三均頻頻點頭,對我的意見表示贊同。胡老三在感嘆之餘不禁對這兩本奇書的存在大感興趣,接連不斷地提出一連串的疑問,而我只有將諸事都推脫到已故的燕叔身上才從中解脫出來。
“那諸英的命運究竟如何了?”,洪屠戶向來不喜歡聽戛然而止的故事,便繼續向我追問。
“謠言雖多,但太祖苦於沒有證據便將他釋放了。但自此之後,許多重大的軍事行動太祖已刻意不再讓諸英參加。隨著年更日累,諸英愈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