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1/4 頁)
而原本死在永樂城之戰的徐嘻,就成了這次蘭州之戰慘敗的罪魁禍首。
唯一受此牽連的就是主將,已經病死的種諤,作為熙和路經略使,他舉措失當,中了西夏軍的奸計,帶走了把守蘭州的大軍,蘭州守備力量變得脆弱不堪,導致了降官一階。
當然,種諤也不算無辜,他在原本史實中的永樂城之戰中,因為很徐嘻不聽自己的勸阻,而遷延不進,永樂城被圍的時候,他也擁兵不救。導致永樂城大敗。
比較倒黴的,就是那位已經被調往他地的沈括,他最終也沒有能夠逃過懲罰。就憑他過往對徐嘻的賞識有加,其他人也不會饒過他。
由一州的知州再次被貶為筠州團練副使,隨州安置。也開啟了他一生之中最為灰暗的日子。其實,說起來,這件事對沈括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既這讓他可以遠離朝堂上的黨派之爭,也可以潛心研究學問,著成華夏第一部百科全書《夢溪筆談》。
另外一位曾經舉薦過徐嘻的大臣,呂惠卿已經貶無可貶,宋神宗便下詔永不敘用這個還算是有能力卻權欲極重反覆無常的大臣。
元豐六年二月,蘭州城被破,蔡道上了一道措辭激烈的奏摺,宋神宗的病就是這麼來得。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此次大敗之後,宋神宗舊疾復發,原本的那點雄心壯志也徹底消磨殆盡了。
結果就是,原本對蔡道寵遇有加的宋神宗,突然對他的態度冷淡了起來,冷淡二字都有些輕了,官家的態度甚至變得極為冷漠起來。
更為糟糕的是,皇儲延安郡王趙傭原本對蔡道的態度就時好時壞,他認為宋神宗這次舊疾復發,罪魁禍首就是蔡道,正是因為他的那道奏摺才引起的。
底下的那些大臣們都沒有出面強諫這件事,他一個無官無職,身上只有寄祿官的小孩子居然敢參與這種事,民間知道的自然是一片叫好聲,可是無論是官家、後宮、皇子或者大臣們都對蔡道感到厭惡已極。
所以,這位未來的皇帝對蔡道的態度已經變得極為惡劣。
在所有人的眼中,蔡道的前景堪憂啊!
……
文臣中,又有死了的,和沒死的。
元豐六年,活了八十歲的富弼死了。
可原本應該已經死了的曾鞏。卻因為蔡道,而活了下來。
曾鞏母親的病逝。很有可能就是這位學識淵博的長者身體突然過世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不好,在蔡道的提醒和幫助下,老夫人病情痊癒,蔡道再積極幫助曾鞏調理身體,這才算是將曾鞏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當然,蔡道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起碼,他為自己的蔡氏學堂找到了這麼一位名聲遠播的山長和良師。
曾鞏,號南豐先生。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是南豐七曾的魁首人物。他出身儒學世家,名臣之後。
在宋仁宗嘉祐二年,由歐陽修親自主持的科考,才進士及第。自進入仕途之後,就一直在地方上親民官和史官的位置上打轉。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呂公著的一番不負責任的評論,‘鞏行義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導致明明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的曾鞏,一輩子他未能當上丞相。
天下宰輔,非韓即呂,這是宋仁宗給大宋國留下來得一個極大的隱患。
反而是呂公著他自己,其實也就是個庸庸碌碌的官僚而已。
如果他本身為政清廉,那還好說。
可是,呂公著偏偏出自世家大族,沒有在地方上窮奢極欲、巧取豪奪,就不錯了。如果不是靠著名相呂夷簡的威名,朝中又有那些世家大族的幫襯,他本身也就是百里之才而已。
…網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apltiapgt
竊據高位這個成語,說得就是這樣的人。從中也不難看出,這位志大才疏的宋神宗,其識人用人的能力可見一斑。
陳師道是蔡道和這位大家聯絡起來的橋樑,蔡道自陳師道進京後,就藉著這位才子是曾鞏的弟子的由頭,拜訪了這位大文豪。
其實,這段日子,曾鞏已經很久沒有見客了。
早在元豐五年四月的時候,宋神宗擢升曾鞏為中書舍人的時候,他就已經向宋神宗提出了想要致仕的要求。
所以,蔡道能夠見到曾鞏,還真是靠著陳師道和曾鞏的師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