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1/4 頁)
他也第一次真正反思整件事情,以往,拗相公王安石的變法也許有錯,可那也是穩固他趙宋的江山,可是,這些保守的大臣之所以聯合後宮、潘家、曹家、高家、以及那些各個時期的高階武將世家,反對變法,並不是因為變法真得就有那麼大的危害,僅僅就是因為變法觸動了他們自己家族的利益。
至於他趙宋的江山,在那些大臣看來,根本就是排在他們自己的利益之後。
想當初,仁宗、英宗過世之後,府庫、內庫空空如野的景象,宋神宗是再也不敢回想了。如果,那個時候,西夏、大越和遼國一起聯合在一起進犯大宋國的話,沒有充足的糧草和金錢,他一個皇帝應該拿什麼去抵禦這些敵人的呢?
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就是宋神宗貴為皇帝,也沒有辦法更改這些保守派舉薦的監察御史坐下的醜事。法不責眾,用在這裡充滿了非常諷刺的意味。
既然結果無法更改,可是,宋神宗還是可以把這些人全都攆出朝堂。即便是那些新科的進士,也在這次的風波中受到了牽連。幾乎所有保守派舉薦的人,不是被驅趕出了朝堂,就是被冷掛起來,既得不到生前,還有官無職。只能無助的呆在京城裡,等候著那遙遙無期的空缺。
宋大誠離開的時候,蔡道又給了他一個選項,那就是可以用這一次得到的銅錢,換取老百姓種田急需的耕牛。
蔡道蒐集這麼多的糧食,不是準備庫存,而是用來多蒸一些烈酒,用來和遼國的商人換取大量的耕牛。對大宋國,遼國一直都在限制馬匹的買賣,即便是匹公馬,只要是賣給大宋國的,肯定在出國界之前就會被閹割了。而耕牛卻一直沒有做任何的限制。
之所以,遼宋沒有進行大規模耕牛的交易,根本原因是宋國沒有其他有價值的商品和遼國進行交易。遼國上層貴族所需要的奢侈品,只需要用宋國貢獻的歲幣購買就行了。
在北宋年間,市面上一頭耕牛的價格大致在萬錢左右。大約是宋徽宗時,許景衡有《墨牛圖》詩云:“一牛動是萬錢值,墨指一作何紛綸。安得田家真有此,坐令四海無饑民。”
萬錢在這裡是個虛數,一頭牛的市場價格並不是一定就非得要萬錢,但也並不是有人說得平均最高價格是十貫。在宋朝,一貫銅錢是770文,而不是1000文。
所以,在大宋朝的最鼎盛時期,一頭耕牛的市場價格大致也就是十貫錢到十五貫錢不等。具體的市場價格就要看交易時的詳細狀況。
xbqgxs
第185 坐臘的濟州知州
所以,在大宋朝的最鼎盛時期,一頭耕牛的市場價格大致也就是十貫錢到十五貫錢不等。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具體的市場價格就要看交易時的詳細狀況。
對於這個訊息,宋大誠自然是大喜過望,他不但滿口應承,而且,在當場當即就付了十頭耕牛的錢。回去之後,他的那些村民也都一個個積極響應,也都紛紛下了訂金,從蔡道這裡購買耕牛。經過宋大誠和他的村民刻意傳播之後,濟州、江東西路的不少老百姓也加入了購買耕牛的行列。
一千頭耕牛輕輕鬆鬆地就被預定了出去。除了宋大誠每鬥耕牛隻收了八貫之外,其他的百姓一頭耕牛,蔡道收了他們五貫的訂金,貨到之後再付其餘的錢,總價是一頭十貫錢。當然,如果願意一次付清總價的話,只需要九貫錢。而且,蔡道這一次沒有再對附近的豪紳和世家設限,只要信任他,敢付錢的主,蔡道全都把錢收下了。
這還是在韓扒皮的影響下,鄆城縣人沒有敢過多參與的結果。
現在的蔡道名聲,已經響徹了在水泊梁山周邊。雖說這次的糧食收購行動,是掛在皇儲趙傭名下的。可是,周邊的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次主導這件事情的主角就是蔡道本人。
宋大誠回去之後,立刻將按照蔡道所出的主意把整個村子的人全都遷移到了金鄉縣的親戚那裡。
他不光是自己離開,還把這個方法透過私下裡傳遍了整個鄆城縣。
金鄉縣呂知縣是故去的呂夷簡老相公的侄子之類的親戚,卻怕了韓家的人,他想將之前就已經逃到金鄉縣的鄆城縣百姓全都遣返回鄆城縣。
這樣的傳聞突然之間就在整個濟州傳得是沸沸揚揚,甚至是京東西路的整個官場也都在私下裡談論這件事情。
這一下子,可是捅了馬蜂窩了。
事實上,致仕的那位老轉運使倒是瞭解其中的內情。
金鄉縣知縣雖然姓呂,卻和呂夷簡所在的家族沒有丁點的關係,反而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