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第1/4 頁)
真是難猜啊!
等到第三天,參與當天殿試的學子們,大多數人在昨晚都失眠了,都在絞盡腦汁猜想今日殿試的題目,可她們又哪能猜透小皇帝的心裡呢?
就是當今朝堂上各個部堂大佬們也都是惴惴不安,生怕自己被牽連進考題之中。
答案很快揭曉了。
第三日殿試的題目:極論熙寧新法的得與失!
在出完這個題目之後,在大殿的御座上,趙煦很罕見地開口說話了:“諸位學子,朕在你們答題之前有句話要講。當年的熙寧變法,王相公想法雖好,可結果施行的新法大多都是差強人意,有很多新法都是發生在諸位學子的身邊或者本人的身上。
朕要在這裡強調一點,不管你們是贊成新法,而是反對新法,這些都不是今天判定你們是否能夠透過殿試的評判標準。在答卷的時候,朕要送你們八個字,實事求是,言之有物。不能向奸相司馬光那樣,他廢除新法的目的,只是為了反對而發對。從來沒有討論過新法的得失,以及是否對百姓有利。
“陛下,司馬公是否是奸相,可不是由您就能夠定論的。”趙煦話音剛落,就立即有學子站起來駁斥他最後的一句話。
這大殿上還真有不怕死的,居然敢當面頂撞趙煦。
一旁的禁軍一看這種情況,立即衝過去,想要將這個膽大包天的學子抓起來。
“且慢!”趙煦卻在這個時候站起來,出言阻止了禁軍,接著說道:“這位學子說得並沒有錯,是朕一時失言了。朕即便是金口玉言,卻敵不住後世史書的評論。司馬光是不是奸臣,後世自有公論。不過,這位學子,以及其他並不認同朕的學子,在答題的時候,如果還是像說話時這麼空洞的話,肯定是無法透過殿試的。”
“陛下,學生不是太明白,還請陛下為學生解惑,何謂實事求是,又何謂言之有物呢?”看到趙煦居然這麼大度,有一位學子大著膽子站了起來,為了這麼一個問題。
第536 殿試的題目2
“朕一時半會兒也向你講解不輕,舉個例子吧!就說青苗法,這個新法爭論非常大。在地方上推行的時候,一些用心的官員推行的就非常好,不過這樣的官員畢竟很少,比如蔡卞,他當時還是江陰縣主簿,就敢在青黃不接的時候,開官場放糧食借給貧苦的百姓,使得百姓們免於遭受鄉間高利貸盤剝之苦。”
“可是,像蔡卞這樣有膽有識的官員畢竟是少數,因此,青苗法在推行的過程中,大部分地方官員,要麼須臾應付上面,要麼就是和當地的豪紳胥吏勾結在一起,利用官府的青苗錢替私人斂財。你們在答題的時候,只需要把自己見過的真實情況寫出來,並且評論一番即可,當然要加上自己的解決知道。
而言之有物,你們在評論新法的時候,不能說這個新法不好,那個新法於民不利,卻又說不出,新法到底那裡不好,有哪些地方於民不利。聽明白了嗎?其他學子如果還有問題,現在都一併問出來。”趙煦回答完,看著其他學子問道。
“陛……陛下,學……學生不知道都有哪些新法,您這裡還有向昨天那個案子那樣的小本子嗎?”有一位學子哆哆嗦嗦地站起來,紅著臉怯生生地問道。
趙煦聽完一手撫額,說道:“唉!看來還是朕疏忽了,朕還真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來人,將書冊發給每一位學子。”說完,他向大殿裡的管事太監揮了揮手。
不過,他轉頭就狠狠地瞪了一眼身邊的梁師成,這廝今天怎麼這麼不機靈,這麼重要的事情,也不知道提醒他一下。
來應試的學子們雖然大多數出身貧寒,可也不乏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即便新法就發生在他們的身邊,可也不一定就會有所聞,有的人即便看到過新法的得失,卻並不知道究竟是哪一條新法導致出現那樣的結果。所以,那位學子問得並沒有問題。
此時的梁師成感到自己比那個登州阿雲還冤啊!
他之前就想提醒官家將早已準備好的書籍發下去,可官家說得正嗨,他哪裡敢當著數萬學子的面跟官家交頭接耳,在文人眼裡,這可是大罪啊!傳將出去,自己更是小命難保。
好在,趙煦此時把精力全都投注在應試的學子們身上,一時忘記了懲罰他。這才讓提心吊膽的梁師成鬆了一口氣。
第三天的殿試,學子們寫起來倒是得心應手,可趙煦卻知道,自己有苦頭可吃了,因為,第三天殿試的答卷肯定是五花八門,如果不仔細檢視的話,很有可能把真正有才能的學子錯過了。不像前兩天的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