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第1/4 頁)
對此,西夏國和大遼國採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應對此事。
李乾順一方面派使者到汴梁城,親自向孟太后和小皇帝哭訴此事,一方面,他派出大軍封鎖了出互市以外的邊境,堵住百姓逃離的通道。為了不引起誤會,李乾順還專門派人將這件事告知了蔡道。
今日西夏國國主李乾德如此恭敬,蔡道也不得不賣給他一個面子,以前跑到宋境之內的百姓,雙方都不得再繼續追究。而蔡道也會派人寫信告知章此事,讓他派兵封鎖住橫山要衝。
而大遼國國主耶律延禧的態度就強硬急了,他在書信裡稱呼戰報為侄子,而他派來的使者,更是質問蔡道,讓他立刻下命令給兩路的州府縣主官,將那些逃離家園,進入宋境之內的遼國百姓,全部如數過緩。不然,大遼不惜發動戰爭,來解決這次的爭端。
可是,這一次,蔡道根本再看到對方如此囂張跋扈的態度之後,並沒有理會。
先不說如今的遼國究竟有無能力發動這次的戰爭,可是,蔡道卻知道,進攻大遼國,拿下幽雲十六州的時機已經來臨了。
第616 戰前準備1
諸夏之禮,不伐喪吊之邦!
對於蔡道來說,這並不是他當初沒有趁著耶律洪基病逝的時候,出兵奪取幽雲十六州的根本原因。
遼國經歷過耶律洪基四十六年昏庸的統治,自然是希望一位明君繼位,讓他們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而耶律延禧本人就具備了這樣的名望,因為,他是蕭觀音的親孫子。
負大遼國天下臣民之望,耶律延禧果然沒有讓蔡道失望,繼位三年,仍然延續著其祖父的生活方式,而且對朝臣貴族的掌控能力更是不及其祖父。
如今,三年過去了,整個遼國境內的百姓和有志之士都大失所望。特別是遼國南京轄內的漢人,屢屢聽聞南邊大宋國內惠民新法的實施,他們這些身處在異邦的漢人,再也不想以往那樣對大宋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冷漠。
嚮往!
這才是那些處在遼國南京地區底層百姓最真實的心裡。
自蔡道上任後,從遼國邊境逃到大宋境內的遼國漢人便逐漸多了起來。
而以天佑四年尤甚。
而且,蔡道也不準備再繼續等下去了,因為,完顏部女真統一女真各部的步伐也在逐漸加快,這才是他之後需要正面面對的敵人。
至於耶律大石,如今的他還沒有考中遼國殿試第一,有能力,卻沒有名望,頂著和劉備一樣的所謂皇室宗親,一點用也沒有。
於是,蔡道在秋收之後,調動了汴梁城裡十萬常備禁軍,乘船到密州,從這裡出海。帶隊的軍官是潘雄,除了他以外,所有的人都以為這十萬精兵是為了徹底拿下倭國。
這事若是以前,站出來反對蔡道的文武大臣肯定會很多。
可是,蔡道擔任三司使之後,第一年被派出去征伐倭國的禁軍,歸來之後,不但每一個人都收穫頗豐,那些家中沒有老婆的,人人都從倭國帶過來長相不錯的老婆。這樣的福利,也讓之後歷次派軍都變成了順理成章,每個常備禁軍都想參與到這場盛宴當中。
至於,那些戰死沙場的禁軍士兵,畢竟是少數,而且,比以往那些帶禁軍除外作戰時死亡計程車兵數字已經少了很多。
這一次出征士兵人數雖然比往年多了一倍,可並沒有引起其他的人懷疑,甚至是一直關注大宋兵力部署和變動的遼國密探張書生也是這麼認為的。
張書生在給上司的密信中,也分析,蔡道派兵到海外,雖然起到了練兵的作用,也從戰爭的擄掠當中為大宋朝積攢了財富,可從另外一個方面講,起碼,今明兩年,遼國南京地區的邊軍可以鬆一口氣了。反正,這十萬精銳常備禁軍是在一年之內無法歸來的。
可是,這些人又怎麼會知道,這是十萬人的船隊並沒有駛向倭國本島,而是駛向非常靠近高麗國的蔡家的一個海外基地耽羅島。
由於提前有了準備,因此,耽羅島雖然不是很大,卻足以讓這十萬禁軍在這裡很好地度過這個冬天。耽羅島上不僅僅只有他們,明年倭國海解凍之後,蔡家的船隊還會從倭國本島的大宋控制區徵集過來的十萬工匠。
為了這場必勝之戰,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蔡道並沒有準備太長的時間,可整個計劃卻在腦海裡盤旋構思了十幾年。
戰爭,在古代冷兵器的戰爭中,需要考慮很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首先當然是要準備好充足的戰爭物資。
兵馬未動,糧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