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十名有什麼區別?不都是人命嗎?人命關天,貴國必須明確答覆!”吳大澄至此才看清了日本人的真實面目,是想借機生些事端出來。至於滿嘴胡言亂語的竹添,簡直就是個無賴!事情已經非常清楚,但吳大澄仍不想就此收手,繼續往下查案。這樣一來,不費周折就查出了袁世凱私扣軍火的事。按著這個思路再往下查,馬上又查出袁世凱剋扣餉額、吸食鴉片、往軍營招妓等事。越查,吳大澄的臉子拉得越長,袁世凱心裡的怨氣越大。鬧了半天,朝廷打發吳大澄入朝,不是為了調查中日交火的事,原來是為了查我袁某人:我冒死替韓王戡亂,不僅無功,反成罪人了?去你孃的蛋吧,袁某人不幹了!主意打定,當天就收拾行裝,然後打發人向吳大澄告了個假,乘便船就回了國。時間是光緒十年年底(1885年初),袁世凱虛歲二十六歲,實際才二十五歲。吳大澄急忙把袁世凱告假和日本人的態度用電報的形式報告給李鴻章。李鴻章經過與幕僚商量,馬上向吳大澄明確了四點辦案步驟:1、原則上以查辦“亂黨”為主,不與日本人鬧僵,亦不與日本開釁;2、由袁保齡負責調動方正祥(慶軍正營參將)一營赴韓,駐守馬山浦;3、由丁汝昌率超勇、揚威兩快船,駛往馬山浦,支援陸軍;4、由丁傳諭袁世凱、吳兆有等,不得妄動,等候查辦。李鴻章這麼做,不過是怕法日聯手,共同對付中國。日本也很看重日中有關朝鮮的這次交涉,當時日本國內群情激昂,大家都對竹添公使的失策感到不滿。有人甚至向外務省長官井上馨提出把竹添免職的要求,希望能利用這次機會與法國聯手,狠狠教訓一下大辮子中國。美國與英國、法國的駐日公使一看機會難得,也馬上紛紛行動,慫恿日本對中國開戰,還說必勝無疑。一時間,對中國開戰的論調響徹雲霄。日本的情形,都被中國駐日公使黎庶昌透過各種形式報告給了李鴻章。當時中法戰事正酣,李鴻章可不能上日本人的當。伊藤博文此時已回國出任內閣首相,外相由井上馨擔任。他二人此時是何種心態呢?他們此時已經達成一致:不管美、英等國是何種態度,只要中國“保障朝鮮國獨立”,他們就盡力避免與中國作正面衝突,願意和平解決。這時,太政官大書記官伊東已代治又進言:暫且不論變亂曲直或竹添的責任,先派大員赴韓處理善後問題。伊藤博文於是把一切都放下,先打發井上馨赴韓,輔佐竹添開展對華、對韓的交涉談判工作。吳大澄直到現在也沒有真正看穿日本人的心思,仍日夜擔心日法聯手共同對付中國。吳大澄要對袁世凱下手,其實是想討好竹添,因為竹添此時最恨袁世凱。吳大澄甚至天真地想:只要袁世凱倒了,竹添肯定就高興了;竹添一高興,估計就不會再對中國開釁了。
●米●花●書●庫● ;www。7mihua。com
五 身陷囹圄(2)
對袁世凱已經告假回國這件事,李鴻章只給了吳大澄三個字:放一放。不說查,也不說不查,暫且放一放。吳大澄心知肚明:李鴻章這麼做,無非是想保護袁世凱。大清國的事情最怕放,一放,基本就煙消雲散了。吳大澄卻不想就此放過袁世凱,他給李鴻章打電報,說:別的事可以不查,但袁某人剋扣軍餉、軍營招妓的事卻不能不查。李鴻章沒有回電,分明是對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不感興趣。吳大澄有些慌了,他怕放過袁世凱日本人不答應。竹添彷彿看透了吳大澄的心思,從袁世凱離開朝鮮的當天起,他與井上毅和吳大澄再談判時,就開始公開指責袁世凱了。不僅把一切責任都轉嫁到袁身上,還說袁世凱打著戡亂的旗號進宮,就是要襲擊日軍,否則日兵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傷亡。井上馨與竹添一唱一和,要求吳大澄奏明國內,嚴懲罪魁禍首袁世凱,撤退中國駐韓軍隊,派欽差到日本向天皇及死難者家屬謝罪。更可氣的還有朝鮮君臣,一會兒幫著日本人說話,指責中國駐防軍多管閒事,還說就因為中國駐防軍進宮亂放槍,把國王李熙的膽子嚇破了,已經臥床休養多日;一會兒又說袁世凱的確罪大惡極,敢當著國王的面扇宮女的耳光,致使該宮女的嘴角至今還在淌血。出爾反爾原本就是朝鮮小朝廷的拿手好戲,吳大澄懶得理他們,只與日本人對話。吳大澄見竹添把話說得與先前大不一樣,忙問一句:“據本官所知,敝軍進宮前,曾有信送達,貴公使也承認了這點。這該不會錯吧?”竹添臉一紅,答:“的確有一封信送到,但未及拆閱,貴軍的槍炮已經轟鳴起來。這不是有意要與我軍開釁嗎?”吳大澄急忙加問一句:“據本欽差所知,事發當天,貴國僑眷被百姓所圍,是袁司馬派兵送至仁川。若袁司馬有意要與貴國開釁,他為什麼還要保護貴國僑眷?”竹添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