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時,他威風八面,心性高昂;如今雖被授為大將軍,說到底不過是大唐的俘虜,想出外遊歷也有諸多的限制,實為一特殊的人質。
大凡一個人的性格過於執拗剛強,缺少柔韌,往往遇到重要變故之時,極難轉過彎兒來隨遇而安。
頡利就是這樣,他居於京城之中,對所觀所見皆感到異樣,格格不入,心情異常煩悶,身子也一日日消瘦起來。
節前的宴會上,李淵令他持劍起舞,他當時飲酒之後情緒不錯,依令起舞了一回,獲得了滿場喝彩。
頡利是夜酣然入睡,第二日醒來睜開眼想起昨夜舞劍之事,不禁羞愧上臉,喃喃道:“想不到汗國昔日的臣子,竟然叱令我來舞劍。
我到底怎麼了,那樣歡快地舞劍來取媚他們,莫非為乞求殘生嗎?”
他腦海中的這個念頭揮之不去,心中愁悶異常,竟至臥榻不起。
頡利此後再未起床,進食日少,身子愈來愈弱,未出正月,竟然一命嗚呼。
李世民聞訊,讓有司按規制安排後事。
頡利的家人請求,說頡利臨終之前,說過要按突厥習俗入葬。
當時中土之俗,皆是土葬;而突厥習俗,將死者架於一柴木堆上,然後眾人圍著柴木堆舉行一應唱歌跳舞等儀式,最後點火燃柴焚燒其屍。
李世民準其家人依突厥風俗焚屍葬之,其歸葬之日,長安城內的突厥人皆哀哀切切將頡利送往墓地,突利亦在佇列中。
只見火光燃起,昔日強盛的###厥的最後一位大汗隨火而逝,頡利的一絲魂靈飄飄蕩蕩,找尋其先祖而去。
大唐的北境已安,其鞏固邊疆的注意力就轉移到西方。
大唐將其注意力專注於###厥的時候,對西境的吐谷渾等國採取了相對寬鬆的策略。
像吐谷渾攻佔了洮、疊二州,大唐軍隊僅是將其收復過來,並未深究,兩國邊境照常互市。
待###厥滅亡,兵部下令將北境之兵移向西面,吐谷渾頓時感覺到了很重的壓力,這引起了吐谷渾主慕容伏允的不滿。
慕容伏允年齡已為六十九歲,其統治吐谷渾多年,多次與隋、唐軍隊交手,有豐富的交戰經驗。
他知道自己的國勢無法與大唐相比,若逆來順受只能淪為大唐屬國的地位,所以必須要主動抗爭。
當唐軍陳兵東面的時候,伏允下令撤銷互市,親自領兵出國境向北,突然擄掠了唐朝的鄯、廓二州,將大唐通往西域的道路截斷。
是時,大唐鴻臚丞趙德楷出使西域正好行駐在廓州,被伏允順手牽羊給拘留了下來。
伏允這樣做是想告訴李世民:別想打吐谷渾的主意,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