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宓幕八怠G匭閼洳幻廡睦鋟⑺幔�恢掛淮胃�湃倭直г梗骸岸派街蝗習職忠桓觶�睦錟撓型餛藕吐杪瑁俊�
杜榮林說:“孩子就是孩子,別壓制她,委屈她。隨她點,長大就懂事了。”
他讓妻子給孩子多弄點好吃的。他說你看她吃起來總那麼香,嘴上不說,心裡能沒你這媽媽?
秦秀珍笑,說你當爸爸的怎麼只看這個。
秦秀珍會做菜,這也出自家傳,是母親從小教出來的。但是她們母女手藝特色不同,王碧麗擅長老家的浙菜,燒菜喜歡加糖加醋,秦秀珍卻喜歡清淡,特別會煲湯。閩南地氣熱,飲食重湯水,秦秀珍在這方面頗有悟性,能博採眾長,還能無師自通,如杜榮林所言,她能把任何東西都做成湯,無一例外均十分可口。當年杜榮林養傷,秦秀珍一片痴情,不聲不響為他煲湯調理,如陳石港所笑“灌迷魂湯”,杜榮林得以康復,也成就了兩人的姻緣。杜山進家門也一樣,迷魂倒不見得,特別愛吃媽媽做的菜和湯卻是無疑。因此杜榮林老是拿這個為秦秀珍鼓勁,讓她有當媽媽的成就感。
杜榮林對妻子很好,對岳母也很寬容,但是總要她們別對杜山另眼相看。他說:“都是我們家的孩子。”秦秀珍深知丈夫的脾氣,在家裡的三個孩子中,她本能地偏愛自己生的兩個男孩,卻也不是不願接納杜山這個女兒,通常情況下她還特別注意關照杜山,絕不讓外人覺得這家人有什麼不睦或者她對孩子有偏心眼,無奈和杜山牛頭不對馬嘴,似乎天生不對路,感情上始終無法相融。女孩對自己的身世相當敏感,抱養時她已經四歲多,可能隱隱約約記得一些什麼。她曾問杜榮林自己是媽媽生的嗎?說:“外婆說我是撿來的。”杜榮林知道她感覺在外婆和媽媽那裡自己跟兩個弟弟不太一樣。杜榮林從來都說杜山就是自己和秦秀珍的女兒,絕對不給她另一種說法,讓孩子感覺失落。這是杜家的一大禁忌。杜山出走,秦秀珍為什麼特別慌亂?除了擔心孩子,也因為王碧麗的失言。什麼叫“野孩子”?怎麼能這樣罵杜山?杜榮林哪能允許?所以她急急忙忙要把電話打到軍營,趕上一個萬炮轟擊金門的特別時候。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五章 父女緣(3)
這時杜榮林管不了太多。送走杜山,他就驅車趕赴前沿連隊,直到海邊。他在海邊朝東北方向傾聽,遠遠的,似乎能聽到一個沉悶的聲響。
那是金門方向。此刻正有無數炮彈落在該島。接下來會是一場渡海作戰,杜榮林部會奉命突擊,攻入那座他已經錯過一次的島嶼,然後兵鋒越海,解放臺灣嗎?
杜榮林覺得心頭髮緊。
他期待的這場渡海大戰沒有進行。後來他才知道,兩岸對峙中最猛烈的這場“8.23”炮戰發起前,美國當局出於其全球戰略考慮,誘迫盟友臺灣當政者放棄金門等大陸沿岸島嶼,專門經營臺灣。解放軍重炮在打擊對手的同時,也有意給對手一個理由,不按美國人的指揮棒行事,繼續呆在大陸近海,維繫他們與大陸的緊密關聯。海峽兩岸雙方儘管刀槍相向,畢竟有根本不同於外人的,源於血緣和文化的共通。
未如所期,杜榮林的心在隱隱作痛。
2.
幾年前,1953年夏天,東山戰役之後不久,地方公安部門來了一個李股長,找杜榮林核對收容所裡一敵軍被俘人員來歷。這個敵軍人員叫王鎖柱。敵軍被俘人員來歷怎麼會問到我軍營長杜榮林的頭上?杜榮林不禁納悶。想了片刻他忽然一拍巴掌叫道:“小王?河南人?”
正是小王。當年杜榮林連裡的通訊員,1949年10月隨連隊參加解放金門之役,失敗後再無音信,如該戰登島的9千解放軍官兵。這人卻沒有陣亡,也沒有被押送臺灣的戰俘營。他進了金門的國民黨部隊。這年夏天敵軍竄犯東山島,王鎖柱所部參戰,駐於東山城關。敵軍敗退時他藏在一破房裡,逃出敵營留在東山。戰鬥結束後,王鎖柱被做為敵軍被俘人員收容,他在收容所報告了自己的情況,談到了自己原部隊的番號,在金門作戰的情況以及連長杜榮林。
杜榮林看了李股長帶來的照片和幾份筆錄,確認無誤,果然是王鎖柱。來人說,根據王鎖柱自己的交代,他在金門戰役中因作戰受傷被俘,敵人挑出被俘人員中年輕力壯的一般戰士當苦役犯,押在金門修工事。王鎖柱當了兩年多苦力,最後被編入敵工兵連。考慮到未發現他有叛變情節,屬被迫進入國民黨部隊,在東山戰鬥中主動脫離敵軍歸返,如能確認身份,準備將他遣返原籍。
“他提出要重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