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再丟棄於渡河的竹排,他還有什麼臉自稱父親?
“我是要救自己的家人!”羅進暴叫,“被你一槍打散的!”
杜榮林盛怒。他說一槍打散?應當一槍打死!以命抵命,血債要用血來償!
那天杜榮林著便衣,什麼都沒帶。他抬起頭四望,恨不得立刻從哪裡找出支槍結果眼前這個傢伙。陳石港見狀大叫:“老杜!冷靜!冷靜啦!”
……
3.1993年春天,杜榮林召集家人張羅一件家事,如杜路笑稱:“於關心祖國統一大業的百忙中,抽空主持為外婆做壽。”
杜榮林已經離休,何來百忙?祖國統一那麼大的事,他一個賦閒人員管得著嗎?難怪杜路笑他。那些日子裡杜榮林確實不太閒,能讓他這樣的沿海部隊老軍官百般操心的當然就一件事:海峽動態。杜榮林駐守海峽多年,這一片水面的波濤早已滲入骨髓,無數牽掛不會因離職而離去。時臺海兩岸關係發展浪潮日益強勁,1990年底,臺灣當局迫於形勢發展,不得不改變“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的“三不政策”,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權的與大陸聯絡與協商的民間性中介機構,稱“海峽交流基金會”。隔年我方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1992年10月,兩會在香港商談中,達成了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的共識。兩岸關係迅速發展中,也有若干雜音嗡嗡。杜榮林參加軍休所各種老幹部通報會、討論會,研究提供給老軍官參閱的《臺情摘要》、《臺軍動態》和電視錄影資料,緊密注視各項發展。
第十三章 長相思(4)
他說:“特別要注意那些傢伙,看住那幾個‘###’。”
這時杜家老人王碧麗迎來了七十九週歲生日,依民間例可做八十大壽。杜家此前並無做壽習慣,杜榮林自己從未過生日,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於何時,軍人檔案上的年齡只是個大略時間,所填生日為八一,是杜榮林入伍後給自己選定的。但是杜榮林的兩個兒子提出要給外婆王碧麗做壽,杜榮林即表示同意。王碧麗走進這個家有四十年了,稱得上勞苦功高。頭十幾年幫女兒操持家務,教育哺育孫輩。後十幾年杜家多事,秦秀珍不幸辭世,杜榮林起起落落,家中孩子多靠外婆。這十幾年大事順遂,王碧麗卻進暮年,身體日衰,得過幾場大病。借老人生日之機,給她做個壽,表示一家人對她的情感,杜榮林認為很好。
小兒子杜路說,事情他來操辦,不必老爸費心,杜榮林只管忙自己的,記得到時候祝壽宴上坐主位,這就行了。王碧麗壽宴前幾天,杜榮林去了一趟南京,探望老領導孫保田。孫保田患胃癌,進醫院手術,幸而發現得早,術後恢復不錯。杜榮林得知訊息,專程前去。待從南京返回,杜榮林覺得家中有些異樣,杜路躲躲閃閃,似有什麼在瞞著他。
杜榮林問:“你都操辦怎麼樣啦?”
杜路打哈哈,說老爸還是管祖國統一吧,其他事不必操心。
……
這天夜間,王碧麗突發心臟病,被家人急送醫院。入院後昏迷不醒,送入急症室,經醫生全力搶救,人醒過來,病情有所緩解。主治醫生卻悄悄告訴杜榮林,要他有點心理準備。老人家年事已高,身體不好,這次發病不輕,來勢很險,情況很不好。
杜榮林在醫院裡從半夜守到天明,兒子、媳婦都要他趕緊回家休息。看看王碧麗的病情比較穩定了,杜榮林便先離開。不過幾分鐘,兩個兒子跟著回家,一前一後走進了他的臥室。
“怎麼也回來了?”杜榮林很驚訝。
大兒子杜海說,衛紅周亦萍兩妯娌在醫院。他和杜路有一件急事要跟爸爸說。
直到這個時候,杜榮林才知道這兩個小子竟把一件天大的事情瞞著他:他們的外公,王碧麗的丈夫秦之川將在今天下午到達。昨晚王碧麗為什麼心情那麼好,為什麼夜裡心臟病突發?她激動,因為秦之川的到來。在離散四十多年後,他們終於等到了垂暮之年的重逢。這件事對當事者太刺激,王碧麗的心臟最終沒能抗住。
早幾年,杜榮林發現小兒子杜路透過一個姓莊的年輕臺商張羅尋找秦之川,當即發話制止。鑑於早年的那些故事,杜榮林對該逃臺敵軍上校沒有什麼美好情感。後來杜路再不跟他提起這事,直到一年多後才突然告訴他,秦之川還活著,在臺北,還託人從臺灣給外婆捎來一些東西。杜路說老爸你不讓我找外公,你還能不讓外公找外婆?人家從臺灣找過來了。
杜榮林非常惱火。他本能地感覺到小兒子沒說實話,小子肯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