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第2/4 頁)
有些不太應該是這個樣啊!”
“不是吧?”賈似道有些以後著問道,“你看出哪裡不對頭了?”
“我也不太說得準吧,就是一個感覺。”阿三說話間,看上去似乎是有些敷衍。而邊上的賈似道,卻是不會認為,阿三是故意的想要隱瞞些什麼。有時候,在古玩的鑑定中,終歸還是需要依kao一個行家的直覺的。倒不是說,所有的古玩,都是必須要依kao著直覺,才能判定的;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古玩,都能依kao著書上的知識,就能完全的判定下來!
一個人的直覺,不一定就完全的準確。但是,有了不好的直覺之後,還肆無忌憚的開價出手,那就是傻子了。
賈似道看了看阿三,琢磨著,是不是因為玉壺春瓶修補過之後,並沒有出現什麼差錯,但是。又因為的確是修補過的,這對於一個在瓷器上非常有見地的行家而言,過於完美,也是一種懷疑!
賈似道唯一還不夠肯定的就是,以阿三的眼力,似乎不應該具備了這樣的能力啊?要知道,即便是衛老爺子,也不一定在鑑定瓷器上,有如此這般的見地呢。
“對了,……”賈似道忽然一拍自己的腦門,對著阿三說道,“你是不是覺得,這件玉壺春瓶上的侵蝕痕跡太過明顯了?”這可是賈似道在最初看到這件玉壺春瓶的時候,自己的腦海裡也產生的疑問。這會兒,見到阿三皺著眉頭思索著,倒是讓他好奇的詢問了出來。
“對,對,對。就是這麼個原因。”阿三眼神不由得就是一亮,說道,“我說呢,怎麼老是覺得有些不太對勁。敢情是侵蝕痕跡的問題。”
既然兩個人都找到了原因,那麼,接下來的決定,就很容易下了。
說白了,這次的這件玉壺春瓶上的侵蝕痕跡,咋一看去,的確是非常的顯眼,很容易就讓人想到,這是出土的古瓷器。不過,正是因為它的品相,而它的侵蝕的痕跡,又太過的深刻,阿三的心中才遲遲的不能確定下來。
相對來說,一般的出土文物,尤其是瓷器這般型別的,按通常的規律,也是分成兩種的。其一,就是宛若新瓷。比如,在出土之前,地下環境非常的優越的話,那就不會粘上很多的泥痕,如此一來,侵蝕的痕跡,就非常的稀少,甚至於是沒有了;而如過有泥痕的,則說明在地下只時,就已經是受到泥土的包圍很長時間了。自然而然的,也就會有一些不規則的侵蝕痕跡。
這也是因為,在厚重的泥土的包圍之下。會形成一定的‘土鏽’。
現在的這件玉壺春瓶,如果在年代上沒有問題的話,肯定是屬於元末明初的了。距今少說也有個五六百年的。如此長的時間,埋在地下,侵蝕的痕跡,說不多的話,那肯定是假的,除非是從完全沒有被破壞的古墓來挖掘出來。
但是,若是侵蝕的痕跡太多了,又顯得太過做作。
賈似道提出的,一行人到後院這邊走走,看一看這些東西是從什麼地方挖出來的,未嘗就沒有想要看看出土瓷器的原先的埋藏的環境的意思。既然都是在自家的後院裡的,從現場的觀測來看,這樣的一個地方,的確是很有可能,挖出一些先輩們埋藏的古玩來。而且,這自己後院的地下,其自然環境,泥土的潮溼程度等等,肯定是連被盜掘的古墓,都還要有所不如了。
能形成玉壺春瓶上的厚重的侵蝕痕跡,也是理所當然。
這會兒。阿三再聯想到賈似道剛才的時候判斷的這件玉壺春瓶是屬於‘老仿’的東西,這種可能性,突然的就增加了幾分。
所謂的‘老仿’,也是行家口中的‘老東西’的一種,意思就是說,東西不是現代的人所製作出來的,但是,和東西的品相上所顯現出來的年代,又有著一定的距離。比如說,這件玉壺春瓶,其器型是屬於元末明初的。但是,東西可能是清朝或者民國的時候,一些瓷器製作者模仿元末明初的玉壺春瓶而製作出來的。
這樣的東西,到了今天,自然還是有些收藏價值的。而且,只要是仿製的瓷器,品相完好,甚至於是有了一定的技術含量,其價值,甚至都有可能超於元末明初的真正的玉壺春瓶呢。就好比是清代的官窯中的一些精品。像有些乾隆年間的仿製的明代的一些官窯瓷器,在價值上就絲毫都不比明代瓷器來得少!
當然了,如果是民窯的‘老仿’,在價值上,可能就會大打折扣了。跟前者比起來,不管是在工藝上,還是在藝術價值、收藏價值上,都是有若不如的。
就好比是現在這年頭,民間的一些製作瓷器的人,仿製一些古代的瓷器,拿到市場上來,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