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牌,一切就更好辦了。
袁方神色這才稍有緩和,卻道:“既然是陶謙主動求和,我倒想聽聽,他拿什麼來‘求’。”
陳登鬆了口氣,嘆道:“陶謙牧說了,只要袁公子肯收兵,退出我徐州,我家州牧願相贈二十萬斛糧草,一千萬錢,以彌補公子在這場戰爭中的損失。”
“區區二十萬斛糧草,一千萬錢,就想了結這筆仇怨,陶謙也未免太會做生意了吧。”袁方諷刺道。
陳登又是一尷尬,見袁方不答應,只得道:“但不知公子要怎樣,才會退兵?”
“很簡單,以陽都為界,陽都以北的地盤,全都劃歸我青州,陶謙公開宣佈放棄,割於我袁方,唯有如此,我才會退兵。”袁方很乾脆的開出了他的條件。
錢糧什麼都是虛的,只有實打實的地盤和人口才是真的。
琅邪乃富庶之地,又是徐州北面的門戶,袁方將之名正言順的握在手中,就可以當作將來吞併徐州,南下用兵前哨跳板,這到手的重要之地,豈能就此歸還陶謙。
陳登聽罷袁方的“獅子”大開口,神色驚變,顯然作為徐州本土人的他,再清楚不過袁方這條件,對於徐州來說,損失和威脅,有多麼的巨大。
袁方看出陳登猶豫,臉色當即一沉,擺手道:“看來元龍你也做不了主,那你就請回吧,我就帶兵殺進郯城,親自去問問陶謙,他是答應還是不答應,來人啊,送客!”
第一百零二章 讓陶謙長點記性
袁方下了逐客令,陶謙不答應割琅邪,求和便沒有任何意義。
左右陪坐的諸文武們,眼見袁方如此決然,竟然一言不和就要結束談判,不禁都有些暗暗吃驚。
要知道,諸將們都清楚,己軍雖連戰連勝,卻已處強弩之末,倘若陶謙被逼急了,全力相拼,這場戰爭打到最後反而會對他們不利。
他們卻不知,袁方已暗用諸葛瑾之計,吃定了陶謙。
見得袁方轉眼翻臉,陳登吃了一驚,袁方下了逐客令,他卻僵坐在那裡,不肯起來。
尷尬了片刻,陳登暗自一嘆,沉聲道:“既然公子這麼堅決,為了讓徐州百姓免於戰火,我們看來也只好答應公子開出的條件了。”
陳登竟然做出了讓步!
諸將們心下均一驚,紛紛望向袁方,一臉的驚奇。
袁方卻淡然如水,彷彿早在他意料之中。
實則,袁方也暗鬆了一口氣。
他其實也沒有絕對的把握,斷定陶謙這自守之賊,一定會不惜割地求和,萬一自己預料失策,還真有可能陷入於陶謙持久戰的泥潭之中。
那時,他又焉能抽出手來,準備應付跟袁紹的翻臉。
不過事實證明,袁方的冒險是值得的。
陶謙這個自守之賊,終究還是逃不出他的判斷,看來他派陳登來之前,就做好了割讓琅邪的最壞打算,袁方的堅決,正好把陳登談判的所有籌碼,都給逼了出來。
袁方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既然陶謙這麼有誠意,那我就恕他兩度進犯的過失,答應他的求和吧。”
陳登也暗鬆了口氣,兩方戰爭結束,作為徐州豪強,他陳家的利益也避免為戰爭所威脅,他自然樂得看得這結果。
就在陳登轉憂為喜之時,袁方卻忽然道:“除了割琅邪之外,我還另有一個小小條件。”
“公子請講?”陳登馬上又緊張起來,以為袁方貪心不足,還要“勒索”。
袁方卻淡淡道:“這條件很簡單,我要與你家州牧陣前一會,當面敲定議和之事。”
聽得這意外的條件,陳登神色微微一變,頓時又狐疑不決起來。
眼見陳登又為難起來,袁方臉色一沉:“我之所跟陶謙陣前會面,就是要看看他求和的誠意,怎麼,他是心不誠,還是沒這個膽量來跟我會面?”
陳登一時語塞,面對袁方這不在意料之中的條件,陳登不知該不該答應。
袁方冷笑道:“放心吧,我袁方言而有信,要殺他陶謙,也屑於用這等手段,他大可帶著親軍前來,到時我與他相距七步會面,這樣他總該安心了吧。”
袁方的意圖,乃是藉著這會面之際,狠狠再震懾一番陶謙,讓他銘記教訓,不敢再趁機使壞。
陶謙若是不敢來,就等於懼怕袁方這個曾經不名一文之輩,他在徐州的威名,就更將大損。
陶謙的聲望受損,正有利於袁方將來南吞徐州,這正是袁方想要看到的。
陳登猶豫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