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3/4 頁)
他袁紹現在幾乎已是孤家寡人一個,要文無文,要武無武,軍士逃亡,民盡離散,他還拿什麼來報仇?
“袁方,你這小畜生,竟然把我逼到這份上,蒼天啊,你何其不公!”
悲憤之極的袁紹,仰天怒嘯,恨天不公。
怒罵過蒼天,袁紹整個人彷彿虛脫一般,無力的癱坐在那裡,低垂著頭,何等的落魄。
這一刻,袁紹終於感覺到了,什麼叫作絕望。
他卻沒有一絲的後悔,心中只有恨,恨袁方背叛他,恨當初沒早看出袁方心懷逆心,該當早點一劍宰了他,不然,又何至於釀成今日大禍。
“主公,今我鄴城中尚有三萬兵馬,還有韓猛可堪一用,並幽二州還在我們手中,局勢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啊。”
階下處,辛評強打起精神,勸慰袁紹。
“對啊,我還有三州之地,我還沒輸!”袁紹萎靡的精神,終於稍稍振作。
辛評見狀,忙道:“幷州兵少,不足為用,評願親往一趟幽州,徵集各地郡兵回援鄴城,只要鄴城能守得一年半載,袁方糧草不足,必然會退兵,主公就還有翻盤的希望啊。”
袁紹微一沉吟,點頭道:“仲治言之有理,事不宜心,你還不速速起程往幽州集兵。”
辛評得令,趕忙告退而去,匆匆離開鄴城。
送走辛評,袁紹彷彿看到了一絲希望,落寞蒼老的臉上,重新燃起了一絲驕傲。
他咬牙切齒,恨恨道:“小畜生,我就跟你拼到最後一兵一卒,只要我袁紹有一口氣,你就休想奪下鄴城!”
……
七天後,袁方率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至鄴城。
此時的袁紹,為了抵禦袁方,已是將所有三萬兵馬,都龜縮在了鄴城中,決心固守鄴城,以待辛評的外援接應。
袁方率大軍抵達,毫不猶豫,當即圍城下寨,十幾萬大軍將鄴城團團圍住。
大軍圍城完畢,袁方卻沒有急於對鄴城發動總攻,而是在沮授的建議下,分兵先去剪除鄴城四周的羽翼,將鄴城逐步孤立,然後再大舉攻城。
袁方先命高順,率軍一萬,攻取鄴城以西的涉縣,切斷鄴城與西面上黨郡的聯絡,等於斷絕了鄴城與幷州的聯絡。
緊接著,袁方又令鞠義率軍一萬,向北奪取曲梁,斷絕了鄴城與幽州的聯絡。
西北兩面被斷,東面郭淮所部,已率軍從平原出擊,連陷甘陵等數郡,從東面對鄴城形成了夾擊。
時年夏末,鄴城完全被孤立,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是日黃昏,袁方於大帳之中,和諸將共商破城之計。
這時,帳外親軍步入,拱手道:“稟主公,北營外有一將,手提辛評人頭,想要求見主公。”(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四章 名將歸,老賊破膽
辛評人頭?
幽燕多猛士,袁方現在唯一稍有忌憚的,就是辛評逃往幽州募兵,前來南援鄴城。
卻不料,竟然有人替他解決了這一隱患,竟然還把辛評人頭,提前獻於了他。
袁方精神一振,問道:“是何人獻頭?”
“稟主公,那人自稱常山趙子龍。”斥候答道。
趙雲!
袁方瞬間面露喜色,卻不想,來者竟然會是趙雲。
那可是擁有練髒武道,俠肝義膽,接近於完美的一員名將啊。
當年早在平原,與公孫瓚交手之時,袁方就對趙雲極是欣賞,想收為己用。
只可惜,那時他實力甚弱,而趙雲又不忍背棄公孫瓚,故袁方才與趙雲失之交臂。
而今多年過去,不想會再撞上趙雲。
當初袁紹大軍南下時,趙雲曾率公孫瓚舊部起事,襲據袁紹後方,給袁方幫了不少的忙。
今他又殺辛評,親自前來相見,袁方估摸著,趙雲這必然是主動前來歸順。
“速速傳子龍前來相見。”興奮之下,袁方不假思索道。
親軍自欲離去,袁方卻猛想起什麼,抬手喝道:“不,不必傳他進來,我要親自去迎子龍。”
說罷,袁方大步而出,策馬飛奔直往北營大門而去。
袁方有禮賢下士之風,而趙雲又是非凡之將,袁方自要以大禮相迎,以收其心。
赤兔如風。不多時已直抵營門。
只見營門之外,一將白馬銀槍,單槍匹馬的立於營外,手中提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正是辛評的首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