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第3/4 頁)
掃視,卻不見自家兒子曹彰的身影,心情頓時緊張起來,忙起身質問:“彰兒呢,彰兒人在何處。他為何沒跟你們同歸?”
典韋和許褚對視一眼,各面露為難之色。
深吸一口氣,許褚默默道:“主公,我等救之不及,公子已被……已被袁方所殺。”
一記驚雷,當頭轟落。
曹操身形劇烈一震,腳下一軟,跌跌撞撞的連著後退數步,一張焦黃的臉,剎那間已是扭曲變形。
“彰兒他……他竟被袁方小賊所殺?”
曹操咬牙欲碎。幾乎是從牙縫當中。生生的擠出了恨恨之詞。
無盡的憤怒,無盡的仇恨,如噴湧的火山一般,從曹操的心底噴發而出。
頃刻間。幾乎將曹操身心燒化。
前番曹洪被殺。接著夏侯淵被斬。兩個兄弟為袁方所殺,曹操對袁方的恨,已是達到了無法形容的地步。
如今。就連自己的親生兒子,竟然也為袁方所殺!
“袁方,我曹操此生若不殺你,我誓不為人~~”曹操驚怒難當,破口大罵,一口鋼牙幾乎都要破碎。
左右文武士卒,皆默不作聲,生恐惹惱了恨怒中的曹操。
怒極之下,曹操大叫道:“速去給元讓傳令,叫他帶圍困江油的四萬兵馬前來會合,我要跟那小賊決一死戰,為我彰兒報仇雪恨!”
袁方派魏延偷渡陰平成功,出奇不意的襲取了江油城,曹操被逼無奈,生恐側後有失,只得派夏侯惇分四萬餘兵,前去奪還江油。
可惜,夏侯惇雖然厲害,可魏延也不是吃素的,僅憑兩萬餘軍,深入敵軍腹地,生生的守住了江油城。
也正是因魏延拖住了曹操半數的兵力,才給袁方大破其軍,奪取劍門關,奠定了基礎。
今曹操為子報仇心切,竟是要調夏侯惇那四萬兵馬,再度北上劍門,跟袁方決心。
此言一出,在場文武,無不大吃一驚。
所有人都知道,在如今形勢下,曹操這麼做,分明是意氣用事,非再遭大敗不可。
只是,曹操正處在氣頭上,誰都不敢勸說,生恐被曹操牽怒。
眾人無人進言,龐統卻實在看不下去,只得站出來,拱手道:“主公,我軍今遭大敗,損兵折將,士氣已跌落谷底。更重要的是,劍門關天險已失,袁方二十萬大軍已進入成都平原,我軍只憑四五萬兵馬,焉能與之再戰,請主……”
“住口!”
龐統一句“主公”未及說完,卻被曹操一聲怒喝給打斷。
這位鳳雛身形一震,猛抬頭時,卻見曹操正以一種萬般埋怨的眼神,狠狠的瞪著他。
此番中了袁方誘敵之計,雖說是曹操做出的決策,但若不是龐統的分析,斷定於禁可信,曹操也不會如此堅決的做出決策。
如果不是如此,曹純、樂進和曹彰就不會死,曹操也不會損失近四萬大軍,更不會失了劍門關天險。
今曹操被怒火所矇蔽,要為兒子報仇,龐統不支援也就罷了,竟然還敢反對,如何能不激怒曹操。
曹操那怨恨的眼神,卻如針一般,深深的紮在了龐統心頭,令他身形一震,暗生一種委屈的心思。
無奈之下,龐統只能退下一邊,默默的低頭不語。
而曹操跟龐統發了脾氣後,氣也消了幾分,怒火一減,頭腦便靜清醒了許多。
“主公,軍師此番雖判斷失誤,致使我軍遭此大敗,但他方才所說,卻也不無道理。敵強我弱,這個時候,確實不宜再決戰,以懿之見,為今之計,我們當先退往涪城,重整旗鼓,再作打算。”
司馬懿卻是察顏觀色,看出曹操怒氣已消,已萌生退意,方才抓住時機出言相勸。
順便,又順著曹操的心思,把兵敗的責任,歸咎於了龐統判斷失誤上。
龐統眼見司馬懿針對於他,面露慍色,卻又不好出言自辨,畢竟,他判斷失誤確實存在。
無奈之下,龐統也只有啞巴吃黃連,忍氣吞聲。
曹操卻已被說服,瞪過龐統一眼,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不甘道:“仲達言之有理,傳令下去,叫元讓率軍往涪城跟我會合吧,彰兒這個仇,我是一定要報!”
“那是,公子之仇。不共戴天,當然要報。”司馬懿立刻慷慨的表態。
曹操這才怒氣平伏,在典韋的攙扶下上馬,懷著一腔的恨意,緩緩的向南而去。
諸軍盡皆上路,龐統呆在原地許久,望著曹操的身影遠去,許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