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的殘局。
幕後蘇美
第二十五章幕後蘇美 蔣介石和毛澤東的決策往往依據美蘇的變化而變化的。 赫爾利作為總統私人代表的時候,羅斯福的扶蔣傾向還不明顯,他仍然希望調動中國的一切力量結束對日戰爭,然而史迪威不久回國,在史蔣鬥爭中慘敗,赫爾利開始致力於國共調停。羅斯福總統對國共態度的變化是相當微妙的。但他始終都沒有放棄國民黨,正如斯諾在會見羅斯福後說:“羅斯福顯然無意拋棄蔣介石政權羅斯福可能想把*當作對蔣介石施加壓力的一種手段,以促使他走向革新他的政權,成為統一、進步的中國的核心。”羅斯福對華政策長期以來比較靈活,尤其對*方面,因為美國希望藉助蘇聯的力量約束*,因而他自己對扶蔣*也表現得較為謹慎。毛澤東也認為:“羅斯福總統在當時,為了美國的利益,他沒有采取幫助國民黨以武力進攻中國共產黨的政策。”赫爾利在其中的個人作用是相當大的。他在致羅斯福總統的信中說:“我接受的指示是要阻止國民黨崩潰,扶持蔣介石的領導,統一中國的軍隊,並儘可能地協助政府實現開明化,創造有利於建立一個自由、統一、*的中國的條件。”從言辭中可清晰看出赫爾利的立場,究竟有幾分是羅斯福的本意,又有幾分是他的發揮,確乎很難分辨。謝偉恩認為:“他(赫爾利)是一個既有魄力,又妄自尊大的人,他對其使命設想的極為廣泛,聲稱擁有總統授予的最徹底的全權,並在那一極為微妙的對美國利益生死攸關的嚴峻形勢中,撇開國務院而完全獨立行事。”由於赫爾利的個人的主觀傾向,他在向總統的彙報中存在不實之處,比如他將談判失敗推到*的身上,他說:“它(國民黨)給了共產黨想要的東西,但卻沒有要求共產黨聽從國民政府的指揮,這一點我在五點協議中提出過,因此在政府改革期間和之後,都仍然存在共產黨武裝發動內戰的威脅。”*在他的眼裡成了阻礙統一,挑起內戰的一方。這樣混淆是非的言論對羅斯福的決策起到了一些消極作用。 另有很重要的一點,羅斯福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對赫爾利的干涉很少,存在客觀的原因,二戰勝利後,羅斯福忙於歐洲戰場,無暇顧及赫爾利,而且體力疲憊的羅斯福做出的判斷很值得懷疑。《病夫治國》中就十分尖銳地指出“他那是在對外政治方面已經忙於看法了,只有幾條模糊的建立在幻覺之上的行動原則。” 而美國在華代表赫爾利個人,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壓制蔣介石,在國共談判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赫爾利只是讓*單方面的讓步,不肯向蔣介石施加壓力,勸其退步,所以談判失敗也是意料中的事。 共產黨主張的意識形態也成為*與美合作的障礙,互相都不夠信任。自從蘇聯十月革命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意識形態成為影響美國對華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一直被美國政府看作是蘇共在中國的代理人,受到美國的排斥,而國民黨往往以反對共產主義博得美國的支援。 赫爾利政策帶來的客觀效果是中國內戰的爆發。雖然美國和蘇聯一樣都不希望中國打內戰。範宣德曾直言不諱的說:“干涉中國內戰蔣得不償失,捲入中國內戰給我們造成嚴重困難,而不會帶來任何好處。”羅斯福在世時極力地調解國共,就是為了避免內戰。戴維斯說:“是赫爾利使自己和美國政府越來越深入地捲入蔣和共產黨之間的生死鬥爭。”赫爾利助長了蔣介石的內戰傾向,美國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由“友邦”變為“內戰兇手”。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說:“非常明白,假如沒有美國的運輸機和軍艦,替中國政府把軍隊運到華北和東北,即使*要打內戰,也是沒有對手的。假如沒有美國龐大的剩餘軍火接濟中國政府,既是中國內戰發生,也不會象今天這樣殘酷。假如沒有美國一面倒的所謂調停,則中國內戰的雙方,也會找到和平方法的。” 美國選擇了錯誤的路線,適得其反地捲入了中國內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美國一向以天賦使命而自居,向全球推廣它的*和自由。雖然美國採取種種方式力促“中國政府開明化”,加強*程式,規定個人基本權利,建立一個自由、統一、*的中國。但蔣介石的法西斯*思想已經根深蒂固,扶蔣*政策只能使蔣介石在*道路上越走越遠。美國的理想主義目標變得遙遙無期。 “美國對華關係往往是混亂和自相矛盾的。政策方面出現各種莫名其妙的變化,反映出國家利益的迥異和兩國之間膚淺的相互理解。”“從中美之間的交往之初,彼此之間就有誤解,這反映了中美兩國的文化和歷史有著根本的差異。彼此之間都用自己的標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