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惱恨韓文忠方才那全力一擊,全然不顧自己的死活,二來感激譚世仁出手相救,加上還要求他教自己一些道門經典,忙開口幫他說話:“譚前輩,先不忙急著認輸,方才你只是為救人才遭重創,韓前輩可以說勝之不武。”
韓文忠心雖一心想奪回法篆和丹書鐵卷,以及令旗令劍,但這時也不好意思自認為勝,回想方才那一擊,譚世仁若不救下張繼承,未必擋不住他的一擊,當下一陣遲疑,無奈嘆道:“我閉關數十年,雖練成乾坤訣,卻依然不敢說能勝過師兄,方才師兄並非因實力而輸,貧道又豈能自認為勝?我給你三個月時間養傷,三個月後咱們再決高低,到時所有一切做個了斷。”還沒說完,身影一閃,人已走出大殿,消失不見。
而直到此時,張繼承才有機會向譚世仁道謝:“多謝前輩方才出手相救,晚輩給您老請安了?”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 ; ;
第013章 相對而坐 安排任務
譚世仁看著他,不以為意地擺擺手,對他說道:“哦,我想起來了。你就是當年龍虎山天師派,被認定的張天師後人吧?當時我還見過你,沒想到現在都這麼大了?你師父叫你來我這裡?除教你一些東西外?不知還有什麼事情?”
張繼承看著他,然後回道:“家師這次讓我下山,其實是為了結俗世塵緣,並且接掌道教天師一位,統領天下道門,再者是準備修行,而要做到這些,師父說你能夠幫到我,所以才修書一封,叫我來找你,也正是我來拜見你老的原因。”
譚世仁這才醒悟過來,從袖中掏出那封尚未拆封的信件,拆信一看,這才明白其中具體原委,不由問道:“你是松山祖師的弟子?那個神仙傳人?上界指定的天師一位繼承人嗎?這個你師父叫我教你?能夠幫助你?可我怎麼教你啊?”
張繼承自是不會瞞著他,畢竟現在他要依靠這個人,這時便實言相告道:“不瞞譚前輩來說,這些事情,我只是聽我師父說過而已。他是這麼說的,不過是不是我不知道,但家師所命,做弟子不能不遵從,所以才來打擾你老人家。”
譚世仁聽到這裡,這才有些明白,他意味深長地問道:“那你今天來見我?真的是打算跟我學習什麼嗎?你敢確定自己能堅持的下來?吃得了這個苦?”
張繼承聽完,不由遲疑片刻,但最終,還是實言相告:“我雖然繼承師父所學,但是其實我並沒有修練,師父說太早修練不好。他說我本並不是他們那一派之人,而是和道門大有聯絡,所以,要我跟前輩學習,傳我一些道門知識,基礎修練什麼。然後幫我安排入世,到那世俗之中,了結那些俗緣。並且,繼承天師一位,統領天下道門,完成那些宿命中主定的事情,其實,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事情,是否能夠做到。”
譚世仁看著他,只是說道:“這個你倒是很坦白!”當下沒有再問,他負手走向內堂,頭也不回地,淡淡說道:“你跟我來吧?什麼事情坐下來說。”
張繼承回答一聲好,心懷忐忑地隨譚世仁穿過後堂,來到後院一座孤零零的三層小樓上,只見門楣上鐫刻著“藏經閣”三個大字,在他們走進門後,但見四面都是書櫃,各類書籍不計其數,譚世仁在正中的蒲團上坐下來,然後示意張繼承坐到他對面,這才淡淡問道:“你以前都讀過些什麼書?現在說說吧?”
張繼承不好意思撓撓頭,接著回道:“回稟前輩,晚輩雖然跟師父學過一些四書五經,還讀過神學、仙學、道學、儒學、佛學、禮律、音律、易學、算術、棋藝、兵法、書畫、奇門,陣法和五行、數術、政治、天文、地理書籍,各門各科著作,但這些不求甚解,不過比起那些艱深晦澀的四書五經,那些專業性的書籍,我更喜歡讀一些野史怪談和旁門左道,所以嚴格說來,我都是死記硬背下來,沒有真正把它們掌握,最多也是死記硬背,紙上談兵而已。”說完這些,他停上一下,然後說道:“晚輩自小讀這些書,雖然記住,但並不精通,無法到現實實踐應用,所以說都算是沒讀。”說完,他心裡在想:“我讀書認字都是師父教的,雖然,我把那些都記住了,但確實沒有精通什麼,最多隻能紙上談兵,胡說八道。”
譚世仁看著他,聽他說完,這才點點頭,然後對他說道:“你還算是老實,雖然記住,但不精通這也十分難得,說你是道學奇才也不為過。”說完,抬手指向周圍的書架,對他淡淡說道:“這座藏經閣中,不光有我道門歷代祖師的著作和典籍,也有傳說中神道、仙門、妖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