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實地坐在馬桶上,便覺整個世界都在我懷中。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時光,我曾經迫切希望可以碰到這麼一本書。
若沒有碰到,那麼,我很想寫出這樣一本書。縱然很難實現,但為此,我願意傾盡全力。
2、
這是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長篇小說。
是的,我喜歡寫愛情類的文字,關於愛情,我有太多的東西想要表達。
我不知道,曾經,正在看這段文字的你們,有沒有過那麼一天,同當年青春懵懂的我,有著同樣的困惑——
我遭遇一場美好的愛情。
可是。
可是,我並不知道如何開始。
3、
有一段時間,我給《讀者》雜誌寫專欄,經常收到這樣的來信:
“我愛上了一個人,我如何才能讓他愛上我?”
“有個男生向我表白了,我對他有好感,但怎麼判斷這是不是愛?”
“我喜歡的人約我出去玩,接下來我要怎麼辦?”
“她生日那天請我和她一起慶祝,這代表她喜歡我嗎?”
……
他星眉劍目。他氣宇軒昂。他容貌俊朗。
她端雅大方。她氣質高貴。她出塵脫俗。
不不,或許他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俗人一枚。
她也不過是扔在人群裡再也找尋不見的平凡人一個。
這些都沒有關係,也不重要。
關鍵的是,我如此愛他/她。
可是,我並不知道如何開始。
我並不知道這場本該很美好的愛情,要如何開始。
愛情,實在是世界上太美好的事情。
但這些最粗淺、最基本、最簡單的,同時又是最深奧、最重要、最複雜的,關係到我們未來的生活質量,關係到我們的心理健康,關係到我們的工作狀況、未來和方向的——愛情這門學問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從來沒有人給我們講:如何能夠因人而異地、最迅速最有效地找出最佳方式,做出最明智選擇?
自序 也許你會願意讀到這麼一本書(2)
——我想,這其實,是我們這代人的集體困惑。
4、
古人到了適當的年齡,只要依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就簡單地解決了人生大事。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現代人有了更多的人性解放、自由和權利,但由於各種原因,現在的青少年,絕大多數人的愛情觀是從圖書市場上鋪天蓋地的形形色色的各路言情小說中得來的,是從國內外的影視劇中得來的,是從周圍比自己年長或者同齡人裡模仿中得來的。
在現代化道路上大步前進的中國,幾十年來,在青少年愛情觀的培養上,似乎一直停滯不前。
當然這事也怪不了我們的父母,他們的父母的父母的父母……更為封建和保守。幾代延續下來,他們當然也沒有多麼成熟的愛情觀,所以到了子女這裡,不過是大學前嚴格打壓堅決不可影響學習,等考上了大學,天高皇帝遠——任君把戀愛談。
可是,會不會,有些晚了呢……
身邊有好多朋友,因戀愛未遂意志消沉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者有之;因女友變心受到重大打擊長期逃課被所在大學開除者有之;因戀人腳踏兩隻船和情敵大打出手導致對方受到重傷連累父母賠償十幾萬者有之……
當然,也有很多郎才女貌的絕佳組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可是,我想,如果各大高校,可以把“愛情”作為一門必修課開設,那麼愛情這門關係到大家未來生活質量的、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向的學問,會不會緣於它的開設,就因此避免了很多悲劇,成就了很多美好的愛情?
那些為了愛情這項偉大事業而神魂顛倒的莘莘學子們。
會不會很多人因此而徹底改變了各自的人生呢?
當然,也許,這只是我的理想。
5、
這部小說收尾的時候,特意在微博做了個小調查,發現大家對喜劇、悲劇各持己見。
喜歡悲劇的人說:生活中哪裡來得那麼多喜劇。
但是,又哪裡來得那麼多的悲劇?哪裡動不動就死人?哪裡動不動那麼多的陰謀詭計?絕大多數人喜歡有情人終成眷屬,但終成眷屬就算得上喜劇麼,個人有個人的幸福生活與痛苦落寞,生活中所帶來的各路摩擦,有失有得。
只有當事人內心自知。
作家王海鴒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